-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鸭绿江畔“阿妈妮”
曲云将与自我相差甚远的朝鲜阿妈妮演到“一绝”,是与这鸭绿江畔的经历分不开的。
这是曲云摄于1951年的照片。明亮的阳光下,抱着还未满月的儿子。这之前的三年解放战争岁月,曲云一直随部队文工团到处奔波,日子过得总是那样忙碌。如今,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人们的生活一时安定了、安恬了,就犹如这幅黑白影像构成的图片上,家的氛围,氤氲浓郁。静谧中,温暖的阳光下,母亲慈爱的注视着熟睡中的爱儿。
然而也是在这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拉开了。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建设,包括曲云在内的共和国男女军人们,又一次走上了战场。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作为空军政治部文工团连级干部的曲云接到了命令,随部队迅速奔赴鸭绿江畔。任务下达的太急,走的太急,曲云甚至来不及从容料理一下家务,便带着图中这个尚未脱离哺乳期的孩子,随部队坐着闷罐车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东北。
那年的冬天特别寒冷,零下三十几度的北国,滴水成冰、吃住简陋,文工团是在很严酷的环境下,为赴朝与戍边的将士们演出文艺节目。曲云更由于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因此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遇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困难,其间更由于那段时间,美军飞机不时地前来轰炸扫射,因而很多次演出,都充满了危险。
一次他们来到我军机场一座隐蔽的机库里,为战士们演出胡可创作的话剧《英雄阵地》。演出刚开始,美军飞机就来附近没完没了的盘旋,并不时往下扔炸弹,文工团的演出只好在一次次的警报间歇中,交替重复着熄灯、开灯、演出……曲云抱着还没满月的儿子牟司齐,坐在即使关上门,北风依旧呼啸而入的大机库里的草垫子上,边照顾怀中吃奶的孩子,边静静的等待着自己上场的时刻。
曲云在1946年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多次到前线慰问演出,硝烟炮火的洗礼与艰难生活的磨炼,铸就了她临危不乱、勇敢无畏的品格,然而毕竟此次出发前,正值与爱人共筑幸福家庭不久,甚至还没来得及尽享为人父母的天伦之乐,就要面临这样严峻的环境。
突然又一阵尖利的警报响起,比前面哪一次都快都急。值班人员大声的命令“快熄灯,卧倒”。一时间四下漆黑,战士和演员们迅速而有经验地匍匐下来,屏住了呼吸。隆隆的,这是大机群的轰鸣声,由远而近,每个人的心都悬了起来。
最担心的还是曲云。黑暗中,一种母亲的本能使她反射性地敞开衣襟,迅速把包着棉被的孩子裹进怀里,再盖上大衣,紧紧的拥住,希翼用母亲的躯体和温暖为孩子多一层保护……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北风吹得人手脚麻木,敌机的轰鸣声也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甚至整个铁皮做的机库都被震得剥剥直响。频频的警笛,以至呼啸的风声,都被轰炸机的咆哮掩埋了。接着就是敌机俯冲投弹时,那撕心裂肺的凄利尖啸。四周传来连串的爆炸声越来越近,直至近旁。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在更近的距离,随着一颗重磅炸弹的爆炸,机库仿佛玩具一般被摇的晃了起来,所有人都被震得似要离开地面,头昏目眩。曲云不禁闭上了眼睛――孩子,难道你真的那样命薄,刚来到人间就要被送走吗!?
震颤和轰鸣持续了一段时间,终于随着敌机的远去渐消渐止了。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分一秒,对曲云来说漫长的如过了几个世纪。机库里的全体战士、演员,就这样与死亡擦肩而过。大家事后得知,美军这次大规模的轰炸,是为阻断我志愿军后续部队与物资、给养入朝,而炸毁了鸭绿江大桥的一端。那颗重磅炸弹,如果角度再偏一点,就会直接落在机库顶端,后果不堪设想。
顾不上拍落满身的尘土,曲云急忙掀开衣服,一看,小司齐正甜甜的睡着呢。她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一摸,好小子,凑热闹啊? 趁敌人来袭又尿了妈妈一身。天气真是冷啊,尿布刚扯出来不到一分钟,就被冻的邦邦硬,扔到地上当啷响了。
机库里的灯又打开了,演出继续。将孩子托给身边的阿姨,曲云抖擞精神,又一次“冲”上了台……
这是曲云在鸭绿江边的一次难忘经历。
那次死里逃生,在曲云心中留下愧疚,因为孩子皮肉太细嫩,脑壳上连震带碰,凹下个拇指大的窝儿:又因气温太低,被子捂得过严,孩子患了肺结核,幸而回北京后经急忙赶来的曲云婆婆的细心照料下才得以治愈。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报》上还为此特别报道,称不到一个月大的牟司齐是“抗美援朝最小的兵”。
在慰问演出期间,除了照顾好小司齐,曲云还经常到当地朝鲜族百姓家探访,一起攀谈、劳动,深入了解朝鲜民族的民族习性和生活特点,这为以后塑造各类母亲,尤其是“阿妈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曾有不少人在看了曲云在《奇袭》等影片中扮演的“阿妈妮”后询问:曲云到底是不是朝鲜族?为什么她演的“阿妈妮”这么像?甚至有朝鲜观众被这些形象深深感动,竟千里迢迢跑来中国,要认曲云做“干妈”呢。
其实,曲云出生在我国山东的胶东,是土生土长的汉族,她之所以将与自身背景相差甚远的朝鲜阿妈妮演到“一绝”,是与这鸭绿江畔的经历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