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心理学第三章 注意1PPT
第三章 注意;概念回顾;内容框架;第一节 注意的信息选择模型;;(1) Broadbent(1954)双耳分听实验;结果的解释:
Broadbent认为,每只耳朵相当于刺激输入的一个通道,而过滤器只允许每个通道的信息单独通过。
注意在左右耳之间的转换次数过多降低了识记数字的成绩。;(2) Cherry(1953)追随程序双听实验;对于过滤器模型的争论: ;B、Gray和Wedderburn(1960)的实验
当有意义的材料从追随耳转到非追随耳时,被试不顾实验者的规定而去追随意义,即转向另一只耳朵。说明过滤器允许两个通道的信息同时通过。;(二)衰减模型(Attenuation Model,Treisman,1960,1964)
1.内容 p56-57
Treisman认为,过滤器不是只允许一个通道的信息通过,其余通道的信息也可通过,只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已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即意义分析)有不同的兴奋阈限。
未受到衰减的信息强度足够,可顺利激活有关的信息,从而得到识别;
其余通道的信息受到衰减,强度一般不足以激活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只有特别有意义的项目有较低的阈限,即使强度较弱仍可受到激活。 ;; 影响阈限水平的因素:
个性倾向、项目意义、熟悉程度、情境因素(上下文、指示语)等 ;2.实验支持:Treisman (1960)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当有意义的材料,分开呈现在追随耳和非追随耳时,被试会不顾主试的事先规定(即复述追随耳所听到的项目),而去追随意义。
实验推论:
这种现象只有在过滤器允许两只耳朵的信息都能通过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即人可同时注意两个通道的刺激。;(三)两个模型的比较 p57;第二节 反应选择模型;重要性的标准:个性倾向、情境因素等; 2.实验支持 :Hardwick(1969)的实验;3.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的比较; 相同点: ; 思考:如果进行两种不同的作业,或者进行两个感觉道的作业,那么情况又将如何?;总结一: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的不同点和相同点;Broadbent-Treisman过滤器-衰减模型;不同点:
过滤器的工作方式:“全或无” VS “衰减”;总结二: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
择模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
都承认几个通道信息同时受注意;
都认???注意机制受一些因素影响;
都承认认知系统加工能力有限; ;一、双作业操作
让被试同时进行两种活动,观察他们完成情况。 ;讨论:一心能否二用?
请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似乎“一心可以二用”,什么情况下很难做到?
实验证据:Allport等(1972); Shaffer(1975); Sullivan(1976); Underwood(1974)。;Allport等(1972)的实验
让被试追随听觉呈现的散文材料,然后:
识记听觉呈现的字词; (正确率低)
识记视觉呈现的字词; (正确率高)
识记视觉呈现的图片; (90%);;;Sullivan(1976):材料的难度
追随耳呈现难度不同的语文材料,非追随耳觉察靶子词;
追随容易的材料; (觉察出的靶子词多)
追随困难的材料; (觉察出的靶子词少);Underwood(1974):被试的经验
要求被试即从追随耳,又从非追随耳中觉察靶子词;
没经验的生手; (8%)
训练过的专家; (67%);讨论:我们前面学过的注意选择模型能
够解释这三种现象吗?;; Kahneman(1973)的能量分配理论p62
注意的能量是有限的,任务分配到的注意资源的多少取决于该任务所需要的心理努力。
1.如果任务需要较多的心理努力,就得分配较多的注意资源;
2.总的注意能量是有限的,但可以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唤醒水平);
3.只要对注意能量的要求没有超过上限,人们可以同时进行几项任务;
4.人们根据一定的规律和策略把注意能量分配到不同的任务和心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决定注意的两部分内容:
资源总量:任务难度、动机、情绪、药物等
分配方案:倾向性、任务要求、所需能量评价等
包含了不随意注意和自动加工,保证了个体能够同时进行多项注意活动,只要能量总量足够即可。;Cherry(1953):
实验方式:双耳同时呈现刺激
被试任务:复述事先规定的耳朵中听到的项目,尽量只注意这只耳朵的信息(追随耳),不注意另一只耳朵的信息(非追随耳);
结果:追随耳的信息容易再现,非追随耳的信息难以再现。;讨论:
能不能用能量分配理论来解释这两种实验结果?
如何用能量分配理论来解释前面提到的三种现象?;;
实验支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