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幻灯片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呕吐;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性动作。 三个步骤: ①蠕动自胃体开始,向下传导停留于胃角切迹处,在该处产生强烈的收缩,胃内容物不能向下推进; ②会厌关闭,软腭上提,使咽部与气管和鼻腔的通道隔开; ③贲门开放,食管松弛,膈肌固定在深吸气的位置,腹肌突然收缩,胃内容物被挤压通过食管排出。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它也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初生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够成熟,胃容量小,排空时间延迟以及消化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低下等特点都使其容易发生呕吐。 呕吐物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较长时间的呕吐也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等。;1.新生儿食管较松驰; 2.胃容量小,呈水平位; 3.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差; 4.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较差; 5.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腹腔压力较高;;6.胚胎期各脏器分化和发育的异常,尤其是前、中、后肠的异常,----消化道畸形; 7.出生时的刺激,如吞咽了大量的羊水、血液; 8.出生后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容易诱发; 9.呕吐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炎症或代谢障碍产生的毒素刺激。 ; 1.喂养不当 2.胃黏膜受刺激 3.胃肠道功能失调 4.感染 5.颅内压升高 6.遗传代谢性疾病 7.过敏性疾病 8.胃扭转 9.膈疝;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 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宫内可吞入少量略偏碱性的羊水,对胎儿的胃黏膜并无刺激,但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宫内窘迫时,吞入羊水量过多,或吞入被胎粪污染或已被感染的羊水,或含较多母血的羊水,即可发生新生儿咽下综合征,引起患儿呕吐。 特点: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吐出物呈泡沫黏液样,有时带绿色,为被胎粪污染的羊水,有时含咖啡色血样物,为含母血的羊水。喂奶后呕吐常加重,进奶后即吐出,但一般情况正常,无呛咳,也无发绀等症状,胎粪排出正常,有时可排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体检腹不胀,看不到胃型或肠型,也无其他异常体征,通常在1~2天内,将咽下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以及血液吐净后,呕吐即停止。;红霉素、氯霉素、两性霉素B、吐跟糖浆和氯化钙等药物均可引起呕吐,一般停药后可缓解。 临产妇或乳母若应用洋地黄等催吐作用的药物也可通过胎盘血行或乳汁引起新生儿呕吐。;(1)胃食管反流 (2)贲门松弛 (3)幽门痉挛 (4)胎粪性便秘 (5)新生儿便秘;胃食管反流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是早产儿更多见,发病率可高达80%~85%。 胃食管返流时由于酸性胃液反流,食管长期处于酸性环境中,可发生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狭窄、反流物吸入气管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支气管肺炎、肺不张,也可引起窒息、猝死综合征。; 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防止反流屏障失常:食管下端括约肌由环状肌组成,通过神经肌肉作用保持一定张力,静息时有一定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当此肌肉减少或功能缺陷时,则发生胃食管返流。 2、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时,食管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将食物送入胃中,其功能障碍时,反流的胃内容物继续上溢。 3、食管及胃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 4、激素的影响:前列腺素、高血糖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约压力。 ;特点:呕吐多出现在生后1周内,常发生于每次喂奶后放回平卧位时,轻者可表现为溢奶,反流较剧烈也可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常从鼻腔和口腔同时喷出,当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时,呕吐物也可带有陈旧性或新鲜血液。; 体位护理: 体位护理对防止胃食管反流患儿呕吐、溢奶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喂奶后,将患儿竖立抱起,头靠于肩上,手掌呈空心状,轻拍其背部,由下往上,反复多次,直至其打嗝,使胃气体逸出,再采取3种体位护理: ①俯卧倾斜位,头高脚低30度,使患儿面向左侧,双臂置于身体两侧,于喂奶30分钟后或睡眠时,每次30min~60min,专人守护。注意头高脚低位不是指抬高枕头,婴儿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的吸入;新生儿习惯睡姿是双上臂上举,这样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内压随之增加,导致反流发生,因此应将患儿双臂置于身体两侧。;②头高脚低斜坡右侧位,是上半身抬高20度~45度,于喂奶后30min或睡眠时,每次30min~60min。早产儿需入暖箱保暖的患儿将床头摇起,使床与箱体平面呈15°~20°角斜坡侧卧位。 ③双角度体位,是将患儿头抱于左臂上,面向母亲喂奶时的体位姿势,此时患儿的身体长轴与水平面的角度及患儿左前斜位的角度均为45度~60度,在喂奶后保持这种体位30min~60min 轻症患儿体位护理后不再呕吐,一般1-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