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民记者时代”报纸的应对策略
摘要:2010年记者节之际,《南方日报》提出这样的观点:全民记者时代已经到来。一年来,随着微博的爆发式发展,学界与业界越来越认可这样的判断。互联网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网络正迫不及待抢夺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权”。那么,面对一个人就是一个“微型通讯社”的传播现实,面对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的重要平面媒体――报纸该如何应对?如何重新塑造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运用报纸影响网络舆论,正成为报纸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全民记者时代;重塑形象;报纸应对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1-0047-03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人们热议微博兴起以及140个字带来的传播方式革命时,处于中国报业发展前沿的《南方日报》在去年记者节之时,鲜明地提出了这样的判断:“全民记者”时代已经到来。该报文章指出,每个人都拥有新闻报道权和信息传播渠道;我们已经进入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的“全民记者”时代。
一、全民记者时代已经到来
研究新闻传播的专家解释,所谓“全民记者”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的、不是专业新闻传播者,而是普通民众,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作为“全民记者”应该具备以下的条件:首先,身份是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其次,在新闻事件中发挥了记者的作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吴文虎教授说,“全民记者必须具备发现线索、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三个特质。”或许,一组事例更能印证专家的观点。
例证之一:2011年9月22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浙江省国税局“国瑞号”游艇剪彩启航的照片,其中一张为一艘泊在岸边的游艇,另外是剪彩仪式的现场。该条微博发出后,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围观。
例证之二:2011年4月15日,一位实名注册网友肖雪慧(其微博身份认证为: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发了一条微博,“红十字会一顿饭的发票不涉密吧?想转发却被告知已经删除”,微博下还附上了一张餐饮发票的照片。这一信息,将上海卢湾区红十字会和红十字会系统推上风口浪尖。
例证之三: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海岸发生大地震,在日本的香港导演彭浩翔以及众多留学生,通过微博在第一时间直播灾区最新信息,这些信息被媒体争相引用。
例证之四:2010年11月15日14:20,新浪微博的@蔡??尼发布信息:“隔壁的隔壁失火了!我已经先报警了!”这是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大火的第一条火情信息。
例证之五: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一个名叫“Kay ne”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出了一条19字的信息:“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这条来自舟曲的信息,一经发出,立即在牵挂灾区的网友中传播、扩散。
……
从上述例证中不难看出,对于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新闻,首先,发布消息的,不是专业的传媒记者,而是普通民众。他们具备了发现线索、记录事件和传播信息的三个特质。
科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网络结合手机成为最强舆论载体。特别是微博,有效地突破了某些信息屏障,赶在了传统媒体报道的前面,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4.85亿,较2010年底增2770万人。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了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成为中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的基础逐渐使中国网民从发邮件、看新闻等实用主义者转变成为一种有互动参与意识的共同的社会身份认同。”吴文虎说,这种身份认同加速了“全民记者”的诞生。
二、重塑传统媒体形象的大好时机
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网络正迫不及待抢夺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权”。
平心而论,即使是所谓的“网络热点事件”,如“宜黄强拆”“我爸是李刚”等2010年微博十大事件,其真正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传统媒体的积极响应也是其重要的助推力量。每一个网络热点,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网络的单一平台,背后彰显着传统媒体的良知和责任。
网络由于自身缺乏必要的信息解毒或者过滤机制,导致谣言病毒式传播开来。当金庸“被逝世”导致《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下台事件发生以来,对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