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斋集》的文献价值.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古斋集》的文献价值   李继圣,字希天,号振南,雍正二年(1724年)举人。曾任江西省万年县和广丰县知县,辞官后潜心著述和讲学,曾游历大半个中国,晚年为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掌教。著有《春秋今古合解》《奇男女衍义》《尚论篇》《寻古斋诗文集》,所著《窑金论》选入清《皇朝经世文选?社政》中,是清道光时著名学者邓湘皋也是《船山遗书》最早刊印者,所著《沅湘耆旧集》入选诗文最多的一位。著名经学大师王湘绮在《寻古斋集》序言中评价:“振南文雅淡有品……独先知姜斋(王夫之)而称道之。”   李继圣著作大多遗失,据1991年出版的《常宁县?人物篇》记;“唯所编《万年县志》24卷存世,余皆散失。”可见在1991年常宁县志编辑《李继圣传》时,在当地和省市图书馆等都未能查找到《寻古斋集》,也就是说目前我珍藏的这套《寻古斋集》可能为孤本。这套书是我于2005年3月从常宁荫田镇李氏后人手中得来,据称是他父亲李久楷传下来的,“文革”时书藏于夹墙中才得保存,劫后余珍,尤显宝贵。   《寻古斋集》刊于民国己卯(1939年),木活字本,全套8册,诗16卷,文集9卷,共收有诗1206首,序、论、跋、辩、记等文章228篇,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闽运作序并题签。   较为难得的是该集收录有咏王船山的诗文三篇,是研究王船山最早的文献资料。诗文题目为“梅花十绝句跋”,王夫之因写《梅花十绝》于永历四年(1650年)被南明权奸王化澄陷于狱中,幸为义军将领高一功所救。   《读王姜斋集》诗云:   楚南岳峙更湘情,谁料先生过此生。   落魄是人还是鬼,覆帱容我莫容情。   地余墨海收双泪,夜出文星照五更。   亡国离骚香草腐,应从窄处踏空行。   《读王姜斋集吟此鞔之》云:   滚滚红尘界,谁能涅不缁。   西山清二墨,南岳馥三芝。   月吐云生处,花开未落时。   含情湘水上,流去屈平知。   从以上诗文题目和诗句可知,在王船山的著作中应还有一本(《王姜斋集》,惜未见刊行,但当时应有抄本流于常宁一带。李继圣,常宁洋泉人,为当地有名书香世家,藏书达10万卷,后毁于道光壬辰瑶民之乱《常宁县志》李文昊篇)。顺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655~1656年)间,王船山为避清廷侦缉,曾变为瑶人隐于常宁西庄源(洋泉镇),为常宁学子讲《周易》《春秋》,王在此期间作《王姜斋集》应是可信的。《王姜斋集》抄本可能毁于道光壬辰火灾。   李继圣的一生处于雍、乾之世,清廷对王船山诗全面禁毁,李写此诗文并以屈原比称王船山,是要有过人的勇气的。   李继圣辞官后,足迹遍及上海、广西、湖北、山东、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吟咏记载各地风物、名胜、人物等诗文共计800余篇,大部分未见著录,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地理价值。如他的《禹碑考辩》《石鼓书院记》《石鼓书院劝学语》《石鼓山》《题石鼓山诸葛武侯祠二首》等15篇,就为重修石鼓书院起到了较重要的参考作用。还有游历上海时著《上海青莲寺重修法相宝》《观上海神会》《上海三首》《松江昆山怀古》《题赠王畹香》等19篇,对当时上海风景名胜、社会风俗有详细描写,可为上海风物志编撰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料。   李继圣还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重修和扩建了万年县姚西书院、万年县学以及常宁的双蹲书院。并在著名的睢阳书院、双蹲书院讲过学,晚年任石鼓书院掌院。他讲学灵活,常带学生游历山水间,授课于大自然。要求学生“识力笔力都不肯落于古今第二流”。该书集有《石鼓书院劝告学语》《睢阳课艺记》《训高唐诸生学规引》等与教育教学相关诗文达107首,为研究清代书院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学术资料。   李继圣交游甚广,与江恂(知府)、江昱(学者)、张甫山(举人)、潘晴皋(学台)、王蕉畦(王船山次子)、蒋循如(按察使)、李牧斋(举人)、朱应瑞(举人)、王万澍(学者)、李如湘(翰林检讨)、殷蕙生(进士)、王畹香(上海诗人)等文人、官宦交情较深,写有官场应酬、文人唱和诗、跋、序等200首以上,是研究当时官场政治和文人社会生态的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较为有趣的一首是《卖文得金感王翰林铜臭》诗,对不学无术却好卖弄文才的王翰林极尽讽刺。   《寻古斋集》初刻于乾隆十五年,雕版毁于道光壬辰大火,原刻不存。该书是民国木活字本,由李氏七世孙李赞乾以家传抄本重新排版刊印,书衣、书扉有李氏八世孙李久楷钤印和手书姓名、卷数,“其集精致有康雍格式”,王闽运在序言中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文献价值外,李继圣的诗极有意境,不然邓湘皋《沅湘耆旧集》不可能入选李继圣诗独多,王湘绮不会有“文雅淡有品”之赞誉。   登高无翼可飞身,日月齐攀作两轮。   绝顶诗仙来叙话,坐崖指点风和云。   这样的诗意禅境,不也是当今文人的追求和向往吗?   另外,我还收藏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