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戏剧《哈姆雷特》的对比解读.docVIP

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戏剧《哈姆雷特》的对比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戏剧《哈姆雷特》的对比解读   [摘要]被称为“最具有艺术精神的藏语电影开篇巨作”的《喜马拉雅王子》将藏语版《哈姆雷特》搬上了银幕。该片颠覆了《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着力表现“爱与宽容”。与戏剧《哈姆雷特》相对比,导演胡雪桦通过莎士比亚和西藏的“嫁接”.刻画一种人类的共同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喜马拉雅王子》是对“爱与宽容”主题的全新阐释。   [关键词]主题;复仇;爱      《喜马拉雅王子》是一部脱胎于莎士比亚文学巨著((哈姆雷特))的藏语影片。导演胡雪桦带着浓厚的“哈姆雷特”情节对其进行了改编,使“生存还是毁灭”的抉择更为纠缠。胡雪桦对《喜马拉雅王子》“爱与宽容”主题的全新阐释值得探寻。      一、爱的主题      《喜》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远古高原的传奇故事。藏王神秘驾崩。王子拉摩洛丹匆匆返国奔丧,迎来的却是母后娜姆与新王克劳盎的大婚。王子在父亲鬼魂的指引下,得知是克劳盎杀王谋位。拉摩洛丹绝望之下装疯伺机复仇。母后娜姆绝望得说出了秘密:国王强娶了她,还要将其置于死地。“真相”使拉摩洛丹陷入绝境:他一心想要杀害的叔父正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复仇与真爱开始在拉摩洛丹心中纠葛。爱人奥萨鲁央在水中产下拉摩洛丹之子后溺水而亡,引起了一场厮杀。决斗中,娜姆误饮毒酒,拉摩洛丹中毒刀,克劳盎坦然地拔刀自刎。唯一的希望,拉摩洛丹与奥萨鲁央之子,将继续在神秘的喜马拉雅完成父亲尚未完成的使命……   导演胡雪桦“通过莎士比亚和西藏的嫁接,刻画一种人类的共同美好的情感和思想,这就是《喜马拉雅王子》的‘爱’的主题。”      二、娜姆的母爱      拉摩洛丹与娜姆母子情深。拉摩洛丹虽然对母后的仓促再嫁心存不满,思念之情却溢于言表。而在《哈姆雷特》原著中,哈姆雷特母子间的冲突贯穿全剧,维系他们的只不过是不可改变的血缘。当哈姆雷特看到母亲误喝毒酒身亡时,他却这样感慨:“唉哟!狠毒呀!停止一切,把门拴上;奸计,露出你的面孔罢!”母亲的背叛已经成为不可愈合的伤口,即便是母亲的死,也无法换回哈姆雷特心中的“爱”。而《喜》片对拉摩洛丹与母后之间矛盾的爱着力泼墨。娜姆刻骨的母爱渗透整部影片。在拉摩洛丹将刀扎向自己时,娜姆竟然伸手紧紧握住了刀刃,母爱的力量可见一斑。母子情在结尾达到了高潮,“娜姆看着血泊中的父子俩,流着泪,微笑着闭上双眼。虚弱无比的拉摩洛丹亲吻着娜姆的额头,又亲吻了克劳盎的脸庞,慢慢从血泊中站起。”此时,母子之间前嫌尽释。      三、克劳盎的父爱      拉摩洛丹与克劳盎之间的纠葛是对哈姆雷特叔侄关系最大的颠覆。在《哈》片中,叔父克劳地是恶的象征,他将毒药灌进了国王的耳朵,又霸占了水性杨花的皇后。在克劳地眼中哈姆雷特是一颗眼中钉。他无法容忍哈姆雷特的存在,绞尽脑汁要置之于死地。“我就要引他进我所编织好的圈套,教他不得不坠陷,让无人能归咎他之死亡。”而在《喜》片中,拉摩洛丹与克劳盎的关系颇为复杂。克劳盎身为拉摩洛丹的亲生父亲,默默忍受着儿子的误解。他是一个因爱生恶的角色,所行恶事都是为了爱。他毒死藏王,目的只是为了保护相恋17年的爱人娜姆和儿子拉摩洛丹。在得到狼婆“老王死了,新王登基之日,必定血流成河……”的预言后,他为了不让“血流成河”的惨剧发生在儿子身上,甘愿背负骂名,独自承担流血的命运。为了保护儿子,他摆毒酒,在刀上抹毒药,宁愿让他人之子无辜牺牲。在拉摩洛丹将死时刻,克劳盎拔刀自刎,毅然选择与妻儿相伴。此时的拉摩洛丹也冥冥中解答了“爱还是仇恨”的设问,轻声叫出了一声“父亲”。      四、奥萨鲁央的深爱      拉摩洛丹与奥萨鲁央的爱情,与原剧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的感情颇为相似。但拉摩洛丹为神秘的藏族留下了唯一的血脉。相比之下,奥萨鲁央更情真意切。欧菲莉亚“当她企图挂此花圈于那枝梢时,那根摇摇欲坠的枝干就折断了,使她与花一并落入那正在低泣的小溪中”溺水而亡。她的人生不像奥萨鲁央那样悲壮,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为了爱,15岁的奥萨鲁央为拉摩洛丹献出了藏族最珍视的贞操;即便是被抛弃,也不让拉摩洛丹背负负心的名声;她放弃了自己的人生,留住了拉摩洛丹的骨肉。相对于欧菲莉亚的单纯,奥萨鲁央更加成熟,更加隐忍。      五、拉摩洛丹“爱”的个性      哈姆雷特具有双重性格。在父亲去世前,他是一个快乐王子;回国之后,他跌入深渊。他执著地追寻人生的意义,终于他“清醒”了,由一个“爱”的理想主义者变成一个现实主义者。从精神上讲,拉摩洛丹的结局截然不同。他同样也经历了理想的幻灭,但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对生命呐喊,“如果我的死能提醒人们爱和仇的选择,那我死得其所。现在,你走吧!愿你的阴魂从此不再玷污甲波圣洁的天空……”终于,他摆脱了仇恨的枷锁,用“爱和宽容”救赎了自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