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脱与峡部裂.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腰椎滑脱与峡部裂

关于腰椎峡部这个解剖位置,在教科书及很多影像书上并没有提及;而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还有实习同学及新同事问到峡部的解剖,峡部的位置,特别是CT及MRI轴位影像表现,不是很清楚;隧到到园子里搜了一下,将其整理和总结,在此先向各位战友表示感谢;请战友及专家斧正。先复习和熟悉腰椎的解剖;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椎孔大,呈三角形,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棘突宽扁呈板状,几乎水平伸向正后方,各棘突间的间隙较宽。椎骨一般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椎骨的前部,呈短园柱状,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外包薄层密质。椎弓位于椎体的后方,椎弓与椎体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容纳脊髓、血管、神经跟等;椎弓又分椎弓根和椎弓板两部分;椎弓与椎体相连接的部分较细小,称为椎弓根,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椎弓的后部宽阔,称椎弓板,两侧椎弓板在后正中线愈合,胚胎期因某种因素影响愈合形成脊柱裂。自椎弓上发出7个突起:①棘突,一个,自椎弓后方伸向后下;②横突,一对,伸向两侧;③上、下关节突,是椎弓根和椎弓版相连接处分别向上、下各一的突起,各上、下关节突上都有关节面,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真正关节。以上并没有定义腰椎峡部这个解剖名词,个人定义,腰椎峡部是一对连接各自上关节突、椎板、下关节突的骨性狭部;左右各一。可以看图:1.整体正侧位图:再看局部结构:以上并没有标出椎弓根及椎弓峡部,可以看下面图片;CT图片再从冠状位看看;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又称腰椎峡部不连,系指椎骨与一侧或双侧的椎弓根或关节突间骨质连续性中断。患者多为青少年,女性发病率为男性4倍;可能为女性腰椎肌肉、韧带相对较薄弱,同时又有孕产等因素共同存在而引起。可发生在任何节段。椎弓峡部裂多发生在L 4 或L 5 ,也可L 4 和L 5 同时发生,其裂隙宽度不一,常发生于椎弓根下2.O~9.Omm,断端呈锯齿状或圆钝,可有骨桥形成。缺损处常为纤维软骨组织所填。病因学,除了外伤,有先天性学说、获得性学说以及先天性构造缺陷学说和后天性折衷学说。多数学者认同重复性损伤及应力不均造成的疲劳骨折所致。如该部骨化不全,或有潜在的软骨缺损,即形成先天性峡部骨不连。其缺损区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该椎体与后部椎板无骨性联接,与相邻椎体仅靠软组织联系。如该处发育薄弱,再加上某种程度的外伤或劳损,也可导致薄弱的峡部发生骨折。其机理与疲劳骨折相似过去认为本病属先天性疾病,目前则认为是一种应力性骨折(疲劳骨折)。腰椎峡部裂分型:①峡部疲劳骨折;②峡部狭长薄弱(峡部重复多次的疲劳性微小骨折愈合,峡部延长未裂);良性峡部骨折(继发创伤可伴椎体滑脱)。其检查方法手段,首先X线平片,其次CT,再就是MRI;X线表现:1.前后位片:不易显示峡部病变。通过仔细观察,可能发现在椎弓根阴影下有一密度减低的斜行或水平裂隙,多为双侧,宽度约1~2 mm。2.侧位片:能清楚显示椎弓崩裂形态。裂隙于椎弓根后下方,在上关节突与下关节突之间,自后下斜向前下,边缘常有硬化征象。病变一侧者侧位片显示裂隙不完全或不清楚,两侧者显示较清楚。0腰椎峡部在平片正位上位置:CT对峡部病变的诊断率较高。另外,CT不仅能够观察椎体和椎间盘的异常,而且可以清楚显示椎体后部小关节结构和软组织异常。还有一些间接征像:①椎体双边征②双管征③椎间盘变形即出现滑脱水平的纤维环变形,表现为前一椎体后下缘出现对称的软组织影,而下一椎体后下缘无椎间盘组织。④峡部裂隙出现在椎弓根下缘平面,走行方向不定,边缘呈锯齿状。三维CT或矢状面多幅重建可以明确椎间孔变化及滑脱程度。还有一单侧的椎弓峡部不连:核磁共振检查(MRI)MRI可以从矢状位上观察两侧峡部裂,还可观察腰椎神经根受压情况及各椎间盘退变程度,讲到峡部裂,不得不说椎体滑脱,因为腰椎峡部裂的直接结果就是椎体滑脱;这样椎体滑脱也称为真性滑脱;椎管狭窄等;从以上图片我们都可以看到峡部裂导致的椎体滑脱;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关其病因、病理园内已有战友详细阐述,现转述国内常用椎体滑脱分度判定,在此先感谢这位战友:即将下位椎体上缘分为4等份,根据椎体相对下位椎体向前滑移的程度分为I-IV度。Ⅰ:指椎体向前滑动不超过椎体中部矢状径的1/4者。Ⅱ:超过1/4,但不超过2/4者。Ⅲ:超过2/4,但不超过3/4者。Ⅳ:超过椎体矢状径的3/4者。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最多的也是Ⅰ-Ⅱ°,Ⅲ、Ⅳ°比较少见;因为椎体滑脱最常见是外伤和退变这两个原因;我们主要了解退行性变所致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也称为假性滑脱):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程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腰椎不稳(尤以L4及L5明显) 2.过度活动 3.保护性过度肌痉挛 4.关节突负荷增加 5.骨质增生 6.关节松弛(伴关节磨损)前移。向前滑脱多发生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