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伦理学ppt课件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临终关怀伦理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服务形式 特殊性 广泛性 多样性 (三)临终关怀的特点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临终关怀伦理 (四)临终关怀的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1 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2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3 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4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临终关怀伦理 (五)临终关怀的道德要求 1. 努力控制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 2. 尽力减少患者对死亡的恐惧 。 3. 关心抚慰患者,送完最后一程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脑死亡标准及其伦理意义 (一)死亡的本质 死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整体生命活动的停止,生命本质特征的消亡。 (二)死亡的标准 现代脑死亡标准(哈佛标准)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和永久性丧失。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标准,强调死亡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在内的整个脑机能的不可逆丧失。 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了脑死亡标准。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临终关怀伦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提出了 脑死亡诊断标准,即著名的哈佛标准: ①对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需要无接受性、无反应 性,即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②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③诱导反应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脑电图平直)。 在排除体温过低和服用大量中枢抑制药物两种情况 外,持续24小时,每次不少于10分钟测定后即可以 宣布死亡。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二、脑死亡标准及其伦理意义 (三)执行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 1. 使死亡标准更加科学 2. 有利于合理有效利用卫生资源 3. 有助于器官移植医学的发展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安乐死及其伦理争论 特丽案引发的思考 1990年2月25日,美国人特丽·爱沃(Terri Sehiaro)因体内钾失 衡,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脑缺氧,成为永久性植物人。1998年,其丈 夫向地方法院提出申诉,要求拔除进食管。2001年4月24日,法院下令 拔管。因特丽父母反对,又重新插管。2003年10月15日,法院再次下令 拔管。后因弗罗里达州长志布·布什干预,又插管。2005年3月18日,特 丽被第三次拔管后,国会参众两院通过紧急法案,布什总统中止休假, 赶回华盛顿连夜签署,试图挽救特丽的生命,但法院坚持原则,特丽终 于3月31日平静地死去,结束了长达15年的 植物人 生命。 一个植物人的生死,为什么会牵动 如此之多人的神经,又为什么会引发为 此激烈的争议?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一)安乐死的含义 安乐死是对患有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临死亡时, 由于精神和身体的极度痛苦,在患者或家属的合理 要求下经医生鉴定认可,用人为的医学方法使患者 在无痛苦状态下死亡的全过程。 三、安乐死及其伦理争论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安乐死及其伦理争论 (二)安乐死的分类 1. 主动安乐死 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自愿——自己执行的主动安乐死; ②自愿——他人执行的主动安乐死; ③非自愿——他人执行的主动安乐死。 2. 被动安乐死 按照患者的意愿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自愿被动安乐死 ②非自愿被动安乐死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荷兰的安乐死立法 2001年4月通过,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荷兰议会一院(上议院)10日以46票赞成、28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了安乐死法案。这标志着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   据了解,目前除荷兰外,比利时议会也在讨论起草安乐死法案;在瑞典,协助自杀被认为是一项不被追究责任的行为;丹麦则允许身患绝症的病人自己决定何时中止治疗;在法国和英国,安乐死仍属于非法,但在1994年,英国法院裁决医生有权决定是否对那些仅靠人工手段维持生命的病人采取措施结束生命。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我国首例安乐死案 1986年6月,陕西汉中市传染病医院蒲连升医 生,应患者夏素文之子王明成的一再要求,并经 王明成签字,给夏开了一副100毫克复方冬眠灵处 方,对夏实施安乐死。夏死后,其大女儿、二女 儿将蒲告到法院。此为著名的中国首例安乐死案。 汉中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逮捕蒲连升、王明成。 但医疗事故鉴定认为,冬眠灵并非夏之主要死因。 经多方辩论,1991年法院判决蒲连升、王明成情 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 科学出版社卫生职业教育出版分社 三、安乐死及其伦理争论 (三)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1. 反对安乐死的观点 ①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安乐死是变相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