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是傩祭的源头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建周。为了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制定了《周官经》,也就是后人称为的《周礼》。其“夏官”中有一个“方相氏”: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柰而时难(傩),以索室欧疫。
这是第一次见诸于文字的“傩”。方相氏至少是距西周1000多年前父系社会黄帝时代的女巫。黄帝的元妃嫘祖死后,黄帝曾命次妃嫫母为方相氏,作为葬仪的开路神(唐?王??《轩辕本纪》)。在王氏的记述中,并没有发现与“傩”有任何联系的文字。奇怪的是,到了《周礼》中,方相氏却“不务正业”而进行驱“傩”了。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方相氏的职能?《周礼》的“方相氏”条目,有两句非常重要的文字:“黄金四目”与“执戈扬盾”,为后人破解这千古之谜,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周礼》是将夏、商、周三代乃至史前的礼仪进行规范,所谓礼秩百神,更定祀典。所以,傩祭在周以前即已存在。
傩祭中具有“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的人或神是谁呢?据古文献披露,具备此特征的人,惟九黎族的首领蚩尤。
史学界认为上古有两个炎帝,一为神农氏;另者为蚩尤。神农氏“人身牛首,头上有角”。传蚩尤亦为炎帝后裔,也是“人身牛蹄”,但有“铜头铁额”、“四目六手”、“齿长二寸”,这应该说的是一种有四只眼睛并且獠牙外露的青铜面具。蚩尤曾因部落的利益,率领72(亦有说81)个部落,以炎帝之名与黄帝大战于冀州,史称“炎黄大战”。蚩尤能造戈矛等兵器和面具,尤善“征风召雨,吹烟喷雾”等巫术。黄帝亦命军士吹角作龙吟声,以巫音破敌。蚩尤与黄帝都实为大巫。这场鏖战三年之久的“古巫大战”,黄帝得助于西王母的神符,将蚩尤杀于涿鹿。但黄帝族与蚩尤族的战争还远未终结。
蚩尤被杀后,其九黎余族南逃江汉、洞庭。与以女娲为人祖的三苗族结成“九黎――三苗”集团,以蚩尤头(似牛头)为图腾,史称“三苗国”。三苗国经过长时间的生息繁衍后,其疆域已是“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史有“三苗在江淮荆州”之说。九黎三苗奉行巫教,祀女娲、伏羲、蚩尤、盘古,杂拜鬼神,人皆为巫。形成了一种苗、越、淮、庸、麋、巴等土著民族与东夷九黎遗族、华夏芈族部落复合结构的文化色彩,这就是以巫风为特征的三苗文化。
三苗诸族在洞庭湖推行“民神同位,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对中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黄帝先后对三苗各族进行了55次大的军事围剿,并画上蚩尤的头像进行侮辱,所谓“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 (《太平御览》872卷)。此风一直为三代诸朝承袭,贵族们在尊彝器皿上多铸上蚩尤像,以示“贪虐之戒”(《路史?蚩尤传》)。黄帝的军事、政治围剿,并没有使三苗诸族屈服,其反抗更加激烈。最后,黄帝派遣自己的孙子即大神颛顼坐镇南方对三苗进行治巫。民国元年《湖南民情风俗报告书》第七章“宗教”言:“自三苗国于洞庭始创巫教,颛顼正而不息”。 这一条史料表明,蚩尤遗族与颛顼之间肯定进行过长期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一册中即言:“自颛顼到禹,传说中常见苗族、黎族与黄帝族的不断冲突”。颛顼是何许神圣?东汉学者蔡邕考证他是“疫神”(《独断》)。这个颛顼发现三苗九黎的巫术全靠一座能够神民交感的“天梯”才得灵验。“天梯”并无实物,乃是一种意念巫术。只有巫觋才能沿梯而上,与神灵沟通。于是颛顼“釜底抽薪”,命具有一定巫术手段的两个儿子黎和重将“天梯”拆毁,史书称这次行动为“绝地天通”。
“天梯”被拆毁后,三苗巫众对颛顼恨之入骨,便想办法报复他。颛顼虽然是黄帝手下的“疫神”,但自己三个儿子死后都变成了“疫鬼”,动辄到黎苗家作祟小孩和妇女老人。苗黎巫众便采用模拟巫术的手段,脸戴蚩尤相的金属面具(黄金四目),使自己具有了交感巫术神人合一的功能。拿着蚩尤发明的金属兵器(执戈扬盾),口里大叫“傩、傩”之声,在村寨中驱赶疫鬼――也就是颛顼的儿子,使颛顼感到终生耻辱。这样还不解恨。颛顼死后先附身于蛇体,后又附身鱼体变成鲋鱼。三苗巫之后裔便在有些傩面具的口中特别雕了一条小鱼,表示要将颛顼生吞活食(图1、图2、图3)。全国各地各族傩面具数以百计,讫今为止,除了口中横置一把短剑悬于门外以辟邪用的“吞口”面具外,还从未发现过傩面具口中含有可食物体,惟独在三湘傩坛中流行各种食鱼状的傩面具。
驱疫傩祭的现实意义和艺术形式,加上巫术和巫医,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生态环境下,便成为当时非常重要而且是最隆重的祭礼,从黄帝时代一直延续到商周。
这段历史不仅通过《周礼》的“方相氏”反映出来,一些文献对此也有相关记载。汉代王充在其《论衡》的“解逐篇”中说:
解逐之法,缘古逐疫之礼也。昔颛顼有氏子三人,生而皆亡,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一居欧隅之间主疫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