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概述翁文灏对中基会的贡献.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翁文灏对中基会的贡献    摘要:翁文灏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地质学家,曾担任中基会董事、会计、科学研究教授等职。期间,他借助中基会发展中国地质事业,推动了中国地质学发展;在抗战后期为中基会存废等问题不辞辛劳,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键词:翁文灏;中基会   中图分类号:K8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124-03   作者:韩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2       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我国早期杰出的地质学家。中基会,全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是负责接收、保管、分配和监督使用美国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所成立的专门机构,于1924年9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翁文灏在中基会召开的第4次年会上当选为董事、名誉会计和尚志学会纪念静生生物调查所委员会委员;后来又当选中基会静生生物调查所委员会委员、秘书,中基会执行委员、董事会主席、计划自然历史博物馆委员会委员、科学研究教授、教育事业及计划特种委员会主席、紧急委员会主席等。他参加了该会召开的大部分年会、常会、执委会和财委员会联席会议,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有专门论及翁文灏与中基会关系的文章,笔者才疏学浅,试着略作简要介绍,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诸方家有以教我。       一、发展中国地质事业       美国第二次退款伊始,国内外关于中基会董事的人选问题就存在激烈的争论。为实现其发展中国科学的愿望,推动中国科学尤其地质学的发展,翁文灏对中基会的董事人选也十分关注,力劝地质学家丁文江加入中基会。1924年9月1日,全国教育团体召开联合会议,丁文江作作为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代表人物被选为中基会14位中国候选委员之一。翁文灏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不断劝说丁文江,希望其积极设法入选中基会。但丁文江本人对中基会董事一职却不十分在意。他在致胡适的信中说,“我对于这种事本来毫无兴味,这一次因为翁咏霓再三劝我为地质调查所设法,才不得不出头。[1]”9月16日,大总统令公布了中基会董事名单,中方董事与原候选人名单有较大的不同,丁文江被挤掉了。但让翁文瀚聊以自慰的是,10月份,国务院又正式补聘丁文江为中基会第1届董事。    1926年,翁文灏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为了改变地质调查所经费拮据的状况,他和丁文江共同努力,积极向中基会寻求资助。同年,中基会召开第一次常会,会上决定于1926-1928年度学术团体补助项内,给予地质调查所每年35000元的经费,用于补助调查研究事业及设备,这是22个受补助学校及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中,除北京图书馆外受补助额最多的。1928年6月,翁文灏当选为中基会董事和名誉会计。在他的奔走下,1929年,中基会在第5次年会上决议通过在1929―1931年度,每年给予地质调查所5万元补助,用于发展地质调查研究。此后,地质调查所在中基会历年所提供的补助金当中,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黄海化工研究所及其他科学团体相比,所获得的补助金额一直是比较高的。翁文灏利用中基会的资助,增添了许多书籍,1926―1929年间增添书籍杂志类6372册,书籍参考书类688册,地图3037幅;1929―1932年间又增添了7655册、1954册、13239幅。[2]两期相比,后期明显在数量方面增进不少,地质调查所成为了当时全国地质学藏书存图最富之馆。      (a)非常时期停止年度报告,战后中基会第十六次报告(1947年12月),重行整理战时财务状况,故为综合报告。(b)中基会自1930年度起,将土壤研究与调查委托地质调查所办理,并负担全部经费,然经费不在此列。(c)自1944年度,中基会停止对地质调查所之补助,战后恢复。(d)改项补助费包括中国科学社维持费以及生物研究所补助费。(e)包括湖南地质调查所,西北科学考察团,西部科学院,青岛观象台等。1938年以后之补助款主要针对贵州省立科学馆以及桂林科学院之用,至于其他医院以及各种学会的补助费则不在此列。   担任中基会董事期间,翁文灏还努力为地质调查所同仁寻求资助。1929年,受中基会补助的区域地质学家、地层学家、地质调查技师赵亚曾在野外考察时,不幸遇难,妻子及子女生活无靠。翁文灏感其为学术牺牲的精神,深表悼惜,在中基会第四次常会上,报告了赵亚曾在云南昭通遇匪被害一事,殷切希望中基会能够拨款作为赵亚曾遗孤教育费用。报告被一致通过,并请其拟具抚恤办法提交执行委员会。随后,中基会召开第25次执委会和财委会联席会议,通过了翁文瀚拟定的拨赠赵亚曾君遗孤教育费三千元的详细办法。   1930年7月,中基会召开第6次年会,翁文灏详细报告了中基会本年度的财务状况;同时,以“欲专力于学术研究”为由,提出辞去中基会董事一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