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说“文人瓷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说“文人瓷画”   “文人瓷画”源出于中国画之文人画。   中国画亦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含人物、山水、界画,花卉、蔬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种,有工笔、写意、钩勒、调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其取景布局视野宽广,不拘泥于焦点透视。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画幅形式。人物画自晚周至汉魏、六朝渐逐成熟。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科。五代两宋流派竞出,水墨画随之盛行,山水画蔚成大科。   中国画之文人画兴起于唐,到宋元大盛。它有别于宫廷画家之院体画和民间画工的世俗画,为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题材多为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文人画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其代表人物为唐代的王维、北宋的苏轼、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八大山人朱耷等。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文人画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叫浅绛彩画。代表人物为元代画家黄公望。黄公望晚年水墨画运以草籀笔法,皴笔不多,苍茫简远,气势雄秀,有“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清人著《芥子园画传》说:“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钩出大概。王蒙复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莲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钩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   黄公望首创的浅绛山水,到明末清初,为新安画派所继承。新安画派画家多安徽人,他们宗法黄公望,以浅绛彩画黄山云海松石之景,着墨不多,用笔坚洁简淡,风格沉郁苍古,在当时画坛影响极大。   到晚清咸(丰)同(治)时期,流寓在景德镇的新安派画家程门、金品卿,王廷佐等始以浅绛彩在瓷上作画,创造了浅绛彩瓷。   浅绛彩瓷不同于景德镇官窑烧制的瓷器一一官窑烧制的瓷器通常由宫廷画师提供“官样”,由景德镇瓷工依样绘制,纹饰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可言;浅绛彩瓷则是瓷艺家以我手写我心,充分表现自己的性灵。   浅绛彩瓷也不同于民窑烧制的瓷器一一民窑烧制的瓷器一般质地粗糙,纹饰简朴、色彩浓烈鲜明,而浅绛彩瓷则质地细腻,纹饰精美,色彩淡雅,幽静,而且诗书画印齐全。   浅绛彩瓷具备了中国文人画的人文精神,是浅绛彩和瓷画的完美结合,因此,被后人称誉为文人瓷,这是景德镇最早的文人瓷画。   浅绛彩瓷画自清末咸(丰)同(治)开始到民国初期,在景德镇流行了一百好几十年。它以笔墨飘逸豪放、色彩淡雅秀丽,诗书画印为一体、有浓郁的文化气息等四大特色,使当时的士庶人等大为倾倒,人们争相购买,陈设瓷、日用瓷、婚嫁瓷无所不用浅绛彩瓷,带动社会兴起浅绛彩瓷热潮,瓷画艺人看见绘制浅绛彩瓷有利可图,也群起仿效,至使浅绛彩瓷成为当时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种,其它品种的瓷器一时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但浅绛彩瓷有弱点,即色料单薄,粘连不够牢固,难以长久保存。这种弱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著,使人们对浅绛彩瓷的兴趣日益降低,到民国20年(1931年)之后。随着粉彩瓷艺的重新兴起,浅绛彩瓷逐步退出市场。   浅绛彩瓷虽然如颗流星很快消逝了,但它的人文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为新粉彩瓷所继承。   新粉彩瓷画家抛弃了浅绛彩瓷的弱点,而继承了它的文人瓷画的内核。它与浅绛彩瓷一样重视表现人的性灵,几乎每件作品都有作者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且都题写诗词和作者名款,不同于传统粉彩照搬前人代代相传的底本、毫无作者个性特色可言。因此,新粉彩瓷被看作是民国之文人瓷。   新粉彩瓷到民国中期被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   (实为10人)合众人之力推上了瓷艺的新高峰。八友的新粉彩瓷不仅具备了传统粉彩的长处,而且个人风格突出,笔法老辣精到,填色清新雅致,画面意境深幽,意趣横生,极具中国画之文人画的特色。正是它,使景德镇的瓷艺跳出了工艺品的范畴,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珠山八友”之后,画“文人瓷画”成为一种新潮流,影响所及,至于当今。今日景德镇的瓷画家,大都喜欢人家称呼自己为“文人画家”,作品是“文人瓷画”就是明证。   但“文人瓷画”毕竟是过去时代的产物,传统的东西,于表现当今时代的精神,社会的面貌,有其所不到之处。对此认识不足,就会落后。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于2009年12月在《博览陶瓷》上发文透露,陶院原院长秦锡麟在某一届名人展时带了几十件名人作品参展,结果一件都没有选中,落得个全军覆没,就是因为观念落后所造成的。当代的陶瓷艺术展览,“不是比技术,而是比观念,就是要把陶瓷材料的物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