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第10课 蜀道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

第10课 蜀道难 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李白少时即显露才华,20岁到成都,写过一些描绘成都的诗,25岁时决定离蜀东游,创一番事业。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 主要作品   《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蜀道难》等。 评价   其诗语言清新自然,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上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杜甫评价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一)背景链接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现在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1.古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古体诗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人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每篇句数可多可少,每句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体,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押韵也比较自由。从对仗来说,可以全句用,可以半句用,也可全不用。 2.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概念 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方法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特点 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的、独特的性格特点 代表 屈原《离骚》、李白《将进酒》、李贺《李凭箜篌引》等   Ⅱ.文化常识   1.子规意象 子规,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杜宇等。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仿佛说“不如归去”,哀怨凄悲,动人肺腑,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2.星宿 星宿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课文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中的“参”指参宿七星,蜀地为参宿的分野;“井”指井宿八星,秦地是井宿的分野。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句式。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诵读课文第一部分(开篇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危乎高哉       危:形容词,高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当:介词,在 (4)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动词,飞越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可以横绝峨眉巅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或能够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情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译文:蜀道难行,比登天还难。(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上青天难”。) 环节二:把握文意 4.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开篇以三个蜀地方言叹词“噫”“吁”“嚱”领起,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5.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于不经意间渲染惊心动魄的一幕,将蜀道开通之难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夸张地打碎了人们想顺利入蜀的梦想,用神话传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