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3

第14课 谏太宗十思疏 (一)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主要 作品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 评价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二)人物轶事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熄了。 (一)背景链接 唐太宗是历史上著名的开明君主,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劝谏,甚至被誉为“从谏如流”。但到了贞观中期,随着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对外战争连年胜利,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他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百姓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有大臣为此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针对这些情况,魏徵在贞观十一年,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第二疏,也称“论时政第二疏”,简称《十思疏》。 (二)常识整理 疏 “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述自己意见的一种文体,通称“奏疏”。与“表”相比,“疏”重在“议事”,而“表”重在“陈情”。“疏”的用途广泛,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均可用疏。著名的如贾谊的《论积贮疏》等。 [] [ ] [] [ ] [] [ ] [ ] [ ]                                           1.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一)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必浚其泉源     浚:动词,疏通 (2)必积其德义 德义:道德和仁义 (3)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4)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形容词,安定 (5)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动词,承担,承受 (6)将崇极天之峻 ①崇:动词,推崇 ②峻:形容词,高峻 (7)永保无疆之休 休:名词,美好,福祉 (8)戒奢以俭 以:相当于“而”,连词,表并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释义。 (1)必固其根本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2)欲流之远者  远:形容词作动词,到达远方 (3)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形容词作名词,重任 (4)居域中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 (5)不念居安思危 ①安: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环境 ②危:形容词作名词,危难的情况 (6)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长:形容词作动词,流得长远 4.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译文: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2)而况于明哲乎! 译文:更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况于……乎”:何况是……呢!固定句式) 环节二:分析文理 5.下列对第1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 B.作者说理时,正反交叉结合,正面运用比喻说理,引出正题,反面申述,语气强烈。 C.“而况于明哲乎!”这句反问,差不多带有“挑衅”的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 D.这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解析:选B B项,先从正面说,后从反面申述,正反并无交叉。 (二)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凡百元首      凡百:所有的 (2)承天景命 ①承:动词,承担 ②景:形容词,大 (3)能克终者盖寡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