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民间美术的精神本质与视觉创新
摘 要: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都是造物的文化,两者具有明显的可交叉性。民间美术的美学观念和造物思想正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继承和树立中国风格的根本。本文论述了从民间美术精神内涵的继承和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介将民间艺术转化为新的艺术形式和新的产品两个方面来实现民间美术的视觉创新。目的是为了实现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互通互融。
关键词:民间美术精神本质视觉创新
现代设计多元化时期,精彩纷呈的民间文化艺术无疑成为设计师们寻求灵感的宝库。中国现代设计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使现代设计在实用性之外给予民族精神的折射,是我们实现中国风格现代设计的重要命题。
1设计界的“中国风”浪潮
被称为工业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红点奖将2007年度的最佳设计奖授予了德国家具公司Deton设计的作品:yinyang-shaped(阴阳椅)。古老的中国哲学阴阳在设计师的手下幻化成奇妙的极具美感的家居用品。设计师从太极汲取灵感,着力于表达平衡与融合的设计理念,圆润的弧线设计使这款户外使用的躺椅流露出一种自由、舒适、恬淡的感觉(见图1)。时间再追溯到1949年,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维格纳完成了“中国椅”的设计,这件经典之作将中国明式圈椅简化到只剩最基本的构件,但每一个构件又被推敲到“多一分嫌重,少一分嫌轻”的完美境地,被称为历史上最漂亮的椅子,在国内外均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见图2)。
从早期的古典椅到现在的阴阳椅,西方的设计师们一直都在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而近几年,无论是产品、平面、动画还是服装设计,无论是国外的奢侈品牌还是国内一张小小的名片,中国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媒体纷纷大呼中国元素已成为本土设计的主流理念,甚至喊出了“中国风引领世界潮流”的口号。
2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反映
应该说,向传统学习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设计思维的一种共识。从设计的“实用和审美统一的预先计划的造物活动”这一本质来看,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的中国工艺美术可谓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设计活动。中国工艺美术中无论是以实用为主体的民间美术体系还是以观赏为主体的宫廷及文人士大夫工艺美术体系,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反映。其中,民间美术更是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根基,为一切美术的源泉,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与宫廷及文人士大夫美术相比,民间美术的实用和审美统一的特点更为符合现代设计的基本原则。
民间美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社会背景还是服务的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都是造物的文化,它们在整个民族文化系统中作为生产力的物质文化属性没有改变,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可交叉关系。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表现出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审美理想,这种思想正是中国现代设计应该继承和树立“中国风格”的精神本质,即中国民间美术的美学观念和造物思想,以及它们所映射出来的民族精神与情感。
3 解读民间美术的精神本质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有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包容的复杂体系,因此不同的民间美术类别既具有自身的美感独特性,又在审美观和造物思想方面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观念和造物思想。
3.1中庸和谐
中庸和谐来自于中国古老的哲学观点“天人合一” “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中华审美文化的‘中坚思想’,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中华审美文化精神之发展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朱立元、王振复《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版。)无论是汉代董仲舒发展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体系,还是《易经》所确立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思想,和谐既是宇宙万物的最佳状态又是其基本状态。
在工具发明之初,原始人类带着征服的喜悦和不可知的神秘带来的恐惧的复杂心情,小心维持着与自然的平衡与融合,从而成为造物的大背景。这种“以和为美”的追求反映出中国传统美学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体为美的审美趣味,更强调整体意识。因此,就民间美术范畴而言:从青铜器的饕餮纹到龙凤呈祥的“S”形构图,可以看出造型上对完满美、对称美、秩序美的追求;从苏州园林到徽州古民居,处处留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劳作工具均是对自然材质的巧妙利用;而外柔内刚、天圆地方、虚实相生等无不是中庸和谐思维理念在审美特征上的具体表现。
3.2质朴清新
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民间美术一直崇尚简朴的风格。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均是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