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齐白石篆刻的形式美
齐白石的篆刻作品同其诗、书、画一样表现出一种纯净自然、本色的美。齐白石篆刻的形式美,拓展了印章的表现力,然而,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是植根于对传统的深入学习和对艺术的真诚与创新精神,最终成就了齐派篆刻艺术。
一、齐白石篆刻形式美所独有的篆法与刀法
1、篆法
齐白石的篆刻刚开始时学浙派,后来受到赵之谦,黄牧甫等人的影响,后又涉猎吴昌硕。齐白石的篆法是从《天发神谶碑》、(如图1)《三公山碑》变化而来的。在篆法上,他认为应在继承秦汉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追求自然天趣的境界。根据这种印学(特别是篆法)思想,齐白石吸取《三公山碑》的精神,将圆笔篆书改为方笔,博采秦权、诏版、汉将军印的精神,在篆法上采用“老实为正、疏密自然”的手法,逐渐形成融篆、隶或篆、楷为一体的“纵横平直一任自然”的独特的篆法。
图1
2、刀法
齐白石的刀法直爽淋漓,一笔一刀,单刀侧锋直入,使刻出的线条一面光洁一面毛燥,呈现出纵横之气。齐白石刀法的另一特点是,线条粗细变化大,对比强烈。其中,起刀粗而收刀尖利,尤为多见,这和白石先生吸收《天发神谶碑》起笔方而收笔尖的书法风格是有关系的,亦和他行刀的习惯,对自然的追求以及大刀阔斧不大回刀的刻法分不开。这就增加了白石篆刻“动”的意味。这样的刀法再加上文字结体和整个构图上的形式,极易为笔意造成强烈险势,从而形成白石印艺的独特美感。
二、齐白石篆刻形式美及其特点
1、章法
有了独特的篆法和刀法,那还得有强烈的篆刻形式美,也就是章法。齐白石把汉印中平正方实,转折圆而结体方的构图特点加以变化,使一字之内,外形方正,而笔意疏密参差变化生动,穿插自然而恣肆纵横,使章法紧凑而又舒展,印文高低错落有致,在强烈的对比中得到统一。他还善于强调章法的紧凑,多以并笔、并边,或挤破边框,尽量减少印文笔画,刻成饱满状态,充分体现出简少冷逸和笔墨趣味的又一印章特征。同时,齐先生篆刻章法最善于利用空白来开拓空间,将篆书组成上下参差、斜出旁插、造成意想不到的强烈对比且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
2、形式美的特点
齐白石刻印所用的石章形状多为正方,个别的才用长条或圆形,几乎不弄形状上的花样。在构图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文字排列的纵横参差。汉代的铸印,大都排列紧齐而端庄,将军印、封泥和碑版瓦当常因迅速制成,来不及装饰或无条件求精致,往往错落不齐,它们失去了精致,却获得了活泼自然。齐白石晚年成熟的作品,主要借鉴后者,极少作规矩森严的构图。它们或上下字之间错落,或左右行之间错落,或横笔画略取斜势,或竖笔画略取斜势。越晚的作品,这一特色就愈突出。典型者如“人长寿”、“大匠之门”等。(如图2)齐白石篆刻的斜欹错落有一部分靠字形结构的斜势处理,但主要靠字与字之间的斜欹排列。
图2
第二,他喜欢拉大和强化疏密和虚实对比,而不是求平匀对称,但又自然变化而统一。如三字印“太仓人”、 “佩铃人”等都是把两个笔画多的字排在一起,另一边只刻一个笔画少的字,从而形成朱与白的强烈对比。五字印多排为三行,让最后一字占一行,也造成大疏大密的效果。这在整体上造成的跌宕与虚实的强烈对比,更具有跳荡性的心理刺激。(如图3)
图3
第三,以敲边或粘笔、并笔来追求自然残破效果与笔墨韵味。敲边源于对残破汉印和封泥印的摹仿,它可以使印章产生一种自然破损感,有助于克服构图的死板与拘谨,增加古朴活泼效果。其次,齐白石的敲边或粘笔、并笔,与其笔画不匀,结构多斜欹,伸展多自如的章法、刀法相一致的,与其篆刻的总风格相和谐。如“一心礼佛万里筹边”一印中的“筹”与“边” 两字的粘笔效果,不正是书法笔意中的涨墨所致吗?因此,齐白石印章的残破效果与笔墨韵味成为其篆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图4)
图4
第四,善用几何分割法来构成印面的装饰趣味。一块印面常常被白石老人分割成各种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几何图形,使印面有极强的装饰感,也呈现出丰富的空间形状变化。如“白石”(如图5)二字朱文印线条大刀阔斧,块面相映成趣。纵观印面,“白、石”两字结体部件基本相同。如两字中各有三横画、一斜竖画,横画与两短竖各构成三个相似的矩形,不同处是“白”字笔画多在下部,“石”字笔画多在上部,“白”字还多一中竖。这样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印面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和方块,这些近似标准的几何图形几乎均匀地分布在印面的每一个角落,只是图形有长方、横方、正方、斜方,三角形有立三角、倒三角之别。这就组成了印面块与线的音乐感和形式感,给人以空旷、大方,对比强烈而有谐调之感。
图5
第五,点、线、面在印面构成中的运用。画家常常借助点、线、面够成的美学原理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