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道曾国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道曾国藩

近代人物关系史结课论文 细 道 曾 国 藩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恍惚间似乎山穷水尽了。 细细数来近现代史上的伟人们,也只有曾国藩可以拿来谈谈了。但由于我不善言辞,文章不成一统,不能成一家之言,也只有想到哪便写到哪了。我本人是很喜欢曾国藩的,所以难免会过于褒奖。 曾国藩是清朝晚期一等一的重臣,举国知名的文人大师,饱读圣贤书,文章好手,长于文章,其为人更是没得说,也许这才是大才大智的人台,有明确的信念和人生观,誓死为大清,誓死为百姓。致仕多年仍一贫如洗,京城宅院(租赁的)无半点胭脂味。曾有人要给他作媒添妾,他说:“他的妻子贤慧孝顺,为什么要让她伤心呢。”他是这样一个至情至义至忠至善的人。曾国藩一直坚奉着:“为官要廉”的人生信条。而这的基础就是不要贪,哪怕食不果腹。倘若为官贪了,还怎地廉?怎地为国为民办事?他常对下人和友人说的一句话就是:“由俭从奢易,由奢从俭难啊。”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克勤守己的人呢?有人说他这是在伪装,身为朝廷大官怎么会没钱呢?可是我们又何曾知道,做官至三品时,才吃到过燕窝粥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一直在想,他这样的品行来自哪里呢?什么是这种操行持久不断的源泉呢?祖父的教诲?圣贤书的熏陶?或多或少都占有几份重量吧! 圣贤书圣贤书,志士仁人均熟于此,可是为什么文官达人中无人不贪呢?(自然有少少数人不在此列)在那个时代,考取功名的确很不容易,像曾国藩这种出身农民家而致仕官场的,往往是要经过祖宗好几代人的努力才积累来这种条件的。也许是这样的不易,使文官们觉得付出巨大吧,所以要将付出的,加倍地收取回来,并保证子孙后代的富足生活。强家富院,明哲保身,及时行乐,就是这样一个文官集团,如何不腐败!可曾国藩不会,不结党营私,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高尚纯洁,自己不把自己贬下凡流,别人就无法拉你下水。 曾国藩刚入仕时,因贫而拒绝上司和同僚们的宴请,得罪了很多人,他也不是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乎自己的前程,可是别无选择,又想想自己的出身,父祖的辛苦经营……信念在保持着自己的清廉,岂可屈于其它而自毁。我听到一声很悲恸很无奈的叹息,也许,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吧。 为人处世是一门很深很深的学问。在那个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脑袋不保的年代,处处都得小心谨慎。曾国藩深知其弊,所以他低调着,谨言慎行。他通晓许多面相之书,加上阅人无数,其人又最长于识人,所以他对每一个人的定位都应是很准的,但他只是悄悄地记于心中,将这些技能用以增加情商(暂且可以说是情商吧)。因为他怕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怕此时的言语埋下日后的祸根。但他又胆大过人,别人不敢管的事,他敢管,别人不敢做的,他敢做,哪怕动到他的恩师,道光时重权在握的穆章阿头上,哪怕插手在皇家宗室中。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永远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宁愿自己小命不保,也要为国除去一条祸根。 曾国藩有一排解忧虑的好方法,有时当他受到贬罚或者难平之事时,他便会在卧榻旁点一支熏香,然后自己盘脚坐在坑上,一直沉思,直到夜深才躺下。这个方法类似于瑜珈中的冥想,确实很有用,每当我心浮气燥时,就这样坐上一段时间,就慢慢平静了,方法对策也就会冒出芽头了。在忙碌的生活中,的确需要这么几刻清心患,清己虑。 有句俗语是:“身正不怕影子歪”、“行得正,坐得直”。左宗棠曾对别人这样说:“曾涤生就是有别于常人,公是公,私是私,毫不混淆。”正因为这样,从不做投机倒把扭曲是非的事,所以人人都想害他。但却从来都打不倒他。他不像李鸿章,李鸿章一生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他拥有着超人的交际能力。而他的恩师曾国藩却不是交际好才多次化险为夷的。曾国藩多次的虎口脱险,多次的高升,是因为真理和正义站在他这边,他没有任何的错误的举动,没有把柄在见人就咬的文官集团中。曾国藩城府极深,所以做任何事都是所能用到的最妙的解决方法,有时我在想,这样一个特点,用在别人身上将是对民生多在的危害啊,可是上天垂怜这个即将走入灭亡的王朝,把这一人性特点赐给了一个正直忠厚的人,让他来减缓灭亡年轮的转动。由此看来,这倒是个好特点了。 似乎一切的代名词都在曾国藩身上突出地表现了。大智大勇,大忠大诚,大直大善……就连对待政敌,(且不能说是政敌,因为他不想与任何人为敌,不想偏向中心线的任何一边。他只听皇上的话。)也表现出他的真诚的一面。他的恩师穆章阿,起初很喜欢这个门生,因为他们同是恋古癖,喜欢古文物,而且这个学生在这方面有过人之处,并且这个门生有着别人少有的“诚”,而他最缺的也正是这种情感。他想把这个学生拉入穆党,可是这个学生偏偏不太听话。到咸丰年间,本想先除掉这个不听话的学生的,但却被文祥等人先行扳倒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