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国山歌――赣南客家山歌中的瑰宝
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部分,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为乐唱、乐听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客家人最朴实最真挚的心声。客家山歌内涵丰富,与客家人的历史渊源、文化意识、生活背景和民俗习惯息息相关,客家人用它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和激励斗志,因此,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中,兴国山歌在众多的客家山歌中尤为著名,是客家山歌中一块珍奇的瑰宝。
一、兴国山歌的表现形式
兴国山歌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而广为传唱。兴国山歌有很多种形式,其分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情歌。情歌,是兴国山歌百花园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朵奇葩,荟萃兴国山歌的精华。兴国山歌中的情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山野田头之中相互唱和的山歌,称之为谣唱体山歌。其最基本格式是七言四句体,四句中,开头一句或两句,俗称“歌头”。歌头过后,第三句称为歌腹,即歌词表达的主要内容。第四句称为歌尾,为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山歌的主题。然而,由于四句山歌受篇幅、声韵等方面的制约,歌头、歌腹、歌尾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其作用、排列、位置常常互为颠倒。情歌中另一大类即叙事体山歌。由于这类山歌大多在室内公共场合演唱,人们称之为室内山歌。这种类型的山歌,演唱者常常扮演某种特定身份的角色,演唱内容大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歌词长短不限。叙事体山歌从演唱形式上说,有独唱、对唱。此类情歌,或情节生动,委婉动人;或诙谐幽默,风趣活泼。此外,还有三人唱、多人唱等各种形式。
兴国山歌的情歌中,还有一种是其它各种山歌中绝无仅有的独特演唱形式,即“丢关音”。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谜语,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方法。“丢关音”,要求双方有丰富的阅历知识,才思敏捷。因而演唱起来,形成环环紧扣,情趣盎然之感。
2、民俗歌谣。客家人有着强烈的宗教观念和保守思想,因而形成了他们自己特殊的社会生活区域,成就了他们固有的文化礼俗。民俗歌谣是流传在兴国民间礼俗和各种祀典上演唱的兴国山歌。
在兴国山歌的民俗歌谣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跳觋”(觋是指男巫),这种用于“祈福穰灾,降妖驱鬼”的活动,据史料记载,早在周秦时,便在中原大地流行,应该说“跳觋”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觋公是由有较好的声音、音高和节奏感觉的半职业歌手演唱,除掌握一整套跳觋活动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需会演唱大量的民俗山歌及各种类型的兴国山歌,其演唱形式有相互对唱、有唱有说两种。兴国的民俗歌谣除大部分来自跳觋活动外,也有一部分来自一般的民间歌手、清乐班的鼓师、工匠师傅、和尚道士等人的祝赞、劝诫。
3、杂歌。兴国山歌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其“杂歌部分”便杂得饶有情趣。它那生动丰富的群众语言,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夸张、辛辣的创作手法,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其内容具体可分为:
叠字山歌:包括叠字、叠词,有每句两叠的,也有每句三叠的。其结构排比工整,叠字叠词而不叠意,主要起强调作用,强调歌词中的某些关键成分,使中心更加突出。
乱弹歌:这是戏谑性的山歌,以供人娱乐为主。通篇看来全是谎诞无稽的不经之谈,唯给你逗笑取乐而已。
黄鳅咬尾巴:又叫“尾驳尾”、“连锁歌”,它是兴国山歌对唱的一种独特方式。对唱的双方,彼此接过对方的结尾句作为自己应答的开头句,取韵接意,前后呼应。这种唱法,可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阐发、深化主题,尽情抒发各自才智和感情,以达到难分难解的地步。
逞强歌:有逞强好胜、互不示弱、不甘居下风的特色。有逞歌才的、逞本领的、逞劳动的等等,语言夸张,颇有气势,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效果。
锁歌:又叫“猜问歌”。是由客家谜语、童谣演变而来。提问者曰“装锁”,回答者曰“开锁”。有一首猜一事物的,有每一句猜一事物的。装锁者要形象风趣,开锁者也要机灵准确,如此一问一答,即问即答,表现了劳动人民高度的聪明才智。
此外,尚有猜诂歌、骂歌、劝世歌、书俚歌等等,各具特点,亦各有情趣。
二、兴国山歌的句式结构
兴国山歌的句式结构比较自由,有句俚语说“两句唔成诂,三句唔成歌”(“唔”即不的意思),也就是说兴国山歌多见于短小的“四句七言体”的词结构形式,这是大众化的曲体形式。还有不少的五言体、六言体、七言体,甚至是较长篇幅的叙事体裁的山歌。
兴国山歌还有一种“三句半”的歌曲组成形式,不过很少见到。如“捡烧,郎带斧头呃妹带刀,郎带斧头来砍柴,妹带刀子来割草”。
四句体的山歌从词曲的内部结构来看是“二上二下”的句式,如:打只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走过几多子石子路,走破几多子烂草嗨(鞋)。
五句体的山歌也是兴国山歌常见的曲体结构。兴国人民称为“三跌板”,是由四句体发展而来的。“五句体”的第五句往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