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情飞涨 价比官窑
长期以来,外销瓷市场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产自中国、销往海外的外销瓷在海外市场大受青睐,一个接―个的外销瓷专场上拍,一个又一个的外销瓷天价被打破。然而,外销瓷在内地从被认识到现在仅有数十年时间,至今内地收藏界对它们仍存有偏见和误解。
由于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的克拉克瓷声名远播,因此在内地收藏界许多人一提起外销瓷即想到明代外销瓷,这是一个误解。中国的外销瓷历史年代久远,数量庞大,明代外销瓷只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中国的外销瓷主要是指早年销往海外的瓷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通过早期贸易形式自发地由陆路或水路运出的,这一部分主要是元以前的外销瓷;二是由外商来华收购、订购、订造等直接经营方式而销往海外的,明清两代的外销瓷多属此类;还有一种情况则是通过对外国使者、元首的赏赐和馈赠等方式输出,这类瓷器级别较高,烧制水平与官窑瓷器相差无几。
内地收藏界对外销瓷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其认识主要源于近几十年来的海外外销瓷拍卖市场。早在1983年,英国人迈克?哈彻(Michel Hatcher)打捞出了一艘载有2300多件陶瓷器的中国沉船,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出2503gr美元。之后,哈彻的水下打捞公司在中国南海调查发现了乾隆十七年(1 752年)沉没的“哥德马尔森号”(又称“南京号”),从这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商船上出水了14万多件中国陶瓷和125块金锭,1986年在阿姆斯特丹拍出近2000万美元。这次拍卖震动了中国考古、博物馆界和政府部门。随后,这样的私人打捞公司增多起来,更多的外销瓷浮出水面。2004年3月份,佳士得公司在澳大利亚也举办了以海捞瓷为主题的拍卖,上拍的出水瓷不仅件件成交,而且多数成交价都高于估价,有的甚至拍出了22万美元的高价。一连串的“海捞瓷”海外拍卖,促使内地学术界及收藏家开始关注早年出口海外的外销瓷。
让国内市场真正认识“海捞瓷”的,是中国嘉德公司于2005年12月推出的“明万历号、清迪沙如号海捞陶瓷”专场。此次克拉克瓷专场总成交额为272.7万元,成交率为92%。其中,一件明万历青花莲瓣形开光花鸟盘成交价为5.5万元。一些表面粘有海洋生物的瓷器,由于带有显著的沉船瓷器特点,所以成交价往往超出估价数倍。如一件明万历的酱釉罐,估价仅8700元,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5.5万元成交。一块清雕花船板也拍出了4.95万元的高价。随后,为了扩大此专场的影响,中国嘉德在第二年的同一时间又推出此专场的第二部分,依然成绩斐然。与之同时,“碗礁一号”和“南海一号”的沉船打捞,让内地对外销瓷的认识更为直观。
早在唐代之前,中国就有瓷器出口海外,当时越窑、长沙窑等南方窑系的瓷器已向海外输出,之后,中国的外销瓷生产就没有停止过。唐、宋、元这一时期,南方窑口自主向海外输出瓷器还只是外销瓷生产销售的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瓷器出口是自发的,无规则的。此时外销瓷主要是销往东南亚、中东,多为实用器,极少数是为观赏而制作的。到了明清两朝,外销瓷的生产量很大,主要以景德镇瓷器主为,并出现两个高潮:一是明嘉靖、万历时期,二是清康、雍、乾三朝。嘉靖、万历时期是外销瓷大规模生产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官搭民烧制度的出现并没有给当地窑工带来更多的利益,迫于生计,这一时期的景德镇开始大量为欧洲烧制瓷器,据粗略统计,仅17世纪上半叶,就大约有300万件中国瓷器到达欧洲。这一时期的外销瓷不仅大量出口欧洲,而且国内也有销售。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国瓷器经东印度公司大量输出,直接进入欧洲市场。1729~1794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便运销瓷器达4300万件。有专家估计,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达到6000万件以上。至今存世的这些外销瓷,在欧洲即达百万件。
虽然中国生产的外销瓷时间较长,然而对于大多数瓷器投资者来说,这些专为海外客户生产的瓷器,只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的附属品,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外销瓷大多是专为海外客户生产的,在国内销售较少,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外销瓷。这也导致了内地收藏界长期以来对外销瓷的陌生和漠视态度。
内地业内人士总是习惯性地将外销瓷与国内生产的瓷器相比,认为外销瓷的质量不如内地瓷器。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早期外销瓷确实仅仅是为了满足海外市场而生产的生活用器,大多质量较差。但随着海外市场对中国瓷器的认可,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中国生产的实用器。大量为满足海外客户而生产的观赏器出现,质量与内地生产的瓷器相差无几。尤其是明清时期欧洲市场定制、定烧的外销瓷,在造型、图案、用色上都比较适合欧洲人的审美口味。清代外销瓷生产多以定制、定烧为主,很少自发进行销售。此时外销瓷开始融入西方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咖啡具的出现。此时期的外销瓷在器形、尺寸、图案上往往中西合璧,多以静物,山水、人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