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古典家具的美与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古典家具的美与丑   虽说王世襄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给明式家具惯于“十六品”和“八病”来分析古典家具的美与丑。但现在民众喜欢谈论中国古典家具的美,一般只停留在以硬木为代表的黄花梨、紫檀。年代上限到明末清初,地区以南方的“苏作”为代表,或以宫廷清式风格为代表的皇家家具表现了中国家具的审美取向。“苏黄清紫”(明式苏作黄花梨,清式宫廷紫檀)现象,但现在看来这过于局限性,中国家具的文化内涵远远不是停留在明末清初以黄、紫为代表的一两种风格上。随着中国内地这几十年的家具收藏,更多人慢慢地发现中国家具的古典之美,一个地区的风格,或者一种(几种)硬木材料很难涵盖古典家具美的全貌。尤其以山西为代表的“晋作”软木漆家具(软木家具精品南、北多有),在造型上的多样趣味性、艺术风格上的古朴沉穆性、制作工艺复杂和原创性、历史的悠久性上远远不在黄、紫之下。但是国人还是保守地停留在以材料来品评价值和美的标准。但我们面临一个实际问题,家具是属实用的“地面文物”,当我们国人还没有认清历史和艺术价值时,其已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残忍的实事已验证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同时国人(大部分)收藏市场,还是狭隘的非黄、紫、红等硬木不谈,或者带有清朝宫廷品位的“皇家”家具更是追棒的目标。对美和丑概念模糊一直困扰着目前家具收藏市场。评判其价值基本建立在“拜物”心理的市场经济里,提起古典家具90%的人们自然地想到是黄花梨、紫檀,对富有情趣的软木家具或者高古的漆家具大多数人是不屑一顾的。笔者认为中国家具的美,有几点是非常值得一提,也是我们目前忽略的。      古朴磅礴之美―宋元风格的元素      现在我们很难找到宋元时期的家具,即使有遗存,也很难说清楚是宋、元还是明初,但是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以及我们从遗留下来的宋元建筑(包括同时期的辽金)、壁画、墓室砖雕等,能慢慢地在家具中找出同时代设计元素来,在这点上以山西的“晋作”家具独占鳌头。由于气候和地缘的自然屏障,现在全中国80%的宋元木结构建筑都遗存在山西省,加上晋商自古就有聚财承传之习,也给我们留下大量民间家具,但真正高古的宋元家具,完整留存至今的非常稀少。但是有些高古家具通过几百年的使用,部分已经过历代使用者修改和增补,但是古朴磅礴之气犹存。北京古典家具市场,十多年来,以山西、山东、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尤其以山西为代表的“晋作”家具,真正表现了中国古典家具从形式上多样性、制作工艺上的古朴性到漆片自然风化的趣味性上,都远远超过了任何地域为代表的家具流派。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家具的源头应该从山西家具入手。虽然现在市场价格,高古民间家具(软木家具)远远低于以黄花梨为代表的硬木家具。但它具有的中华古风、原创之美在中国家具史上将会独领风骚。现在北京家具市场把宋元或明早期的软木家具统称为“高柴”,笔者认为这样的叫法有些不妥。不管是硬木还是软木,只要用于生火烧饭都是“柴木”,在民间当然传统习惯上是用软木就地取材生火做饭取暖,故叫“柴木”。硬木家具是外来品,在明末消除海禁之前,黄花梨、紫檀等硬木还没有被引进,中国大陆尤其中原流行软木漆家具。在漆家具中,又以披麻带灰的大漆家具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和考究,成本上也要远远高于黄花梨、紫檀等硬木。当时的审美是讲究漆颜色在家具上所产生的效果,我们现在能从早期的“晋作”家具中看到,99%都是漆家具。漆作为保护色,不仅起着功能保护的作用,而且担当着视觉美的元素。木质的自然肌理花纹并不流行在当时人们的审美视觉里。披麻带灰者,才是人们讲究的东西,是用泥灰或鹿骨灰烘烤掺入胶质用布麻敷贴在木胎上,再一遍一遍地涂上漆片,其工序要十几遍到几十遍不等,更有考究者在漆片中撒有海贝、珍珠粒,通过几百年的岁月风化、脱落,家具表面的自然肌理、皮壳、包浆、漆片和木纹的变化远远丰富于一切硬木家具(图2)。欣赏家具的美不同于数学定例那样的固定法则1加1等于2。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固定规律。但是阅历、经历和悟性的三者交融(笔者认为缺一不可),自然能慢慢领悟和品味传统文化的精华,发现古朴磅礴的历史底蕴(图1、图3)。      图1 宋元 胡床      图2 明 黑?膛?麻桌      图3 元明 香几      线的空间―东方美学的意境      从东晋的顾恺之“春蚕吐丝”到唐代的阎立本“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线在中国各类艺术中扮演着“灵魂”的作用。绘画和书法属平面的二维空间,艺术家可以任意用笔墨、色彩在绢纸上游离神想。家具是属三维空间的立体物,木材代替笔墨在空间中勾画出立体的使用物。这是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对历史文明的又一贡献。从设计者(木匠)到使用者都能达到满意的一种审美取向,这中间需要二者长时间的对美的熏陶,才能领悟出用木材的语言创作出高雅灵透的家具(图5、图4)。完全是线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