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古典家具的美与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中国古典家具的美与丑   (接《艺术市场》2007年第1期)      平心而论,中国古典家具的丑和俗,不在少数。但是一直踌躇是否要写这篇不太受经济市场欢迎的文章,写了可能是吃力不讨好。人总是喜欢听好不听坏,纵观国内媒体对古典家具的宣传,从电台、报纸,到出版书籍,铺天盖地描写黄、紫、红(硬木),一味追求拍卖价值,或是过分夸张皇家宫廷家具的奢侈与美。一些庸俗和丑陋的东西,冠以古典复兴的名义,误导消费者。这跟我们出版的书籍和文章,对古典家具的美和俗的探讨和研究不够。笔者通过这几年的“玩物立志”(本人自嘲),慢慢地发现,中国古典家具不管从硬木(黄、紫、红)到软木,从宫廷到民间都存在着大量的糟粕。不是“苏黄清紫”件件都是美,软木(柴木)样样都是俗。如果按比例来形容各自所占精品的话,黄、紫是百里挑一,高材软木可算千里挑一(其发现精品难度不亚于硬木)。绝大部分是属雅俗共赏的“大路货”(一件作品在设计制作中既有美的元素,也有庸俗和不合理的地方)。再有一些就是“‘残’不忍睹”的家具(此语吴冠中先生形容有些中国的玉雕作品,如“破肠开肚,‘残’不忍睹”)。笔者认为以下三大特征是涵盖中国古典家具的不足因素。         设计不够合理――体积过于臃肿      大与重并不能代表美。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大与重有一种安全感,带来炫耀富贵的心理,从而产生了攀比之风,用材越重,用料越大就是美,故笨重硕大的古典家具不在少数。家具和建筑是同宗同源,一般家具依附建筑的大小而设计。中国传统的室内建筑有高大的空间,但由于科学的局限性,古人设计的采光效果,跟现今室内相比相差甚远,加上深色和黑色漆居多,过于超大尺寸的家具(顶箱立柜、架子床、条案等),按人体比例的使用情况,很多家具有失匀称。面条柜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最普遍的品种,一般定性认为这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      确实南方的面条大柜(小者比较完美,不在批评之例)做工和用料都很讲究,但由于设计上采用面板和框架组成实体,一点透气的空间也没有,只能表现家具本身是“自私”的占有,而不是兼容的分享空间。尤其是北方的大立柜,这方面的缺点更明显,用料上笨重硕大,3米高的顶箱立柜几乎占满了空间,是表达主人一种炫耀的心态。然而却破坏了传统美学中含蓄兼容的意境,长期生活在这样阴暗封闭的空间,只能使人郁闷,不够具备豁达的胸襟。我们可以从很多古典私家园林的庭堂、卧室,寺庙的室内陈设中找到例证。包括现在,我们很多家庭选择古典家具装饰室内,刚开始都喜欢挑选超尺寸的老家具,显得气派,是身份的象征,时间一长,视觉上过于堵塞,硕大笨重的体积,使用上不够方便合理的缺陷就暴露无遗。传统中的顶箱立柜和超大尺寸的罗汉床,需要4人以上才能搬动,几乎能把我们客厅中的所有空间和光线给占满。对刚步入市场、财大气粗者,最容易犯此毛病,买这类家具。         繁琐艳俗的装饰      装饰雕刻语言在古典家具中,是应用最广,也是最容易显露繁琐艳俗特征的一方面,这是中国古典家具最易犯的通病。人们喜爱把美好的祝愿,利用传统的喜闻乐见的题材,通过家具设计来表现,其愿望是好的。好的工匠,知道利用雕刻装饰语言,在家具中游刃有余地表达一种境界,绝不画蛇添足。但更多的家具从造型到装饰(包括一些硬木),都落于俗套。从器件上来分析,同样一个交椅,华丽秀美和繁琐艳俗只在寸许之间,对工匠的修养,领悟美的含义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娴熟的工艺技巧和对文化的理解,需要长时间的磨砺。古代工匠们,为了养家糊口,大多数有娴熟的技巧,但是很难说,他们都能领会用雕刻装饰语言创造美。有的工匠一辈子也没有领悟到美和俗之间的微妙差别,故而给我们留下大量的繁琐艳俗的家具。繁琐和艳俗更确切地说,也包括“雅”成分,美和丑都融于一件家具中,这是古典家具中最普遍的现象,尤其是明代软木家具,自由奔放,随形创意,这是优点,但是不拘约束的“加减”最容易流入繁琐艳俗(雅俗)。刚步入古典家具收藏领域的人最容易买这类“大众化”的古典家具,其原因在于,价格适中,也有美的因素。但是随着收藏经验的丰富和眼力的提高,这类家具在家中就会显得有些“多余”。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古典家具设计中过分强调身份和地位,也会让人产生不够实用的冷漠感。我们不可能把宫廷用的宝座、梳妆台、多宝阁架搬到一般大众的家,显得极不协调,也不舒适,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别无他用。希望涉及到研究和收藏古典家具领域的人们也要认识到这点。         惯性保守的思维是阻碍认识古典家具的又一大屏障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假话说上一千遍,会变成真理。”这看似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例如,传统中对女人小脚的美,从南唐后主李煜开始,先从宫廷到民间,而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把女人小脚之美上升到变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