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耐多耐结核菌感染
浅谈 耐多药结核菌(mdr-tb)感染是全球性的日益严峻的难题。本文叙述了mdr-tb流行病学、耐药原因和机制、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合理化疗等人为因素是mdr-tb菌株形成的主要原因。对mdr-tb的及时判定、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直接督导全程化疗是减少mdr-tb发生及传播的有效手段。 结核病是人类传染病中的主要疾病之一。一些结核病患者尽管接受了标准化疗方案,却仍然持续排菌超过1年,被称之为“慢性排菌者”或“难治性结核患者”,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耐多药结核菌(mutiple drugs resistant bacillus 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对mdr-tb的定义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mdr-tb是指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吡嗪酰胺(pza)中任何两种以上的药物耐药的结核菌。另一种认为mdr-tb是指至少对inh和rfp发生耐药的结核菌。我国在1997年全国耐药结核病学术会议上将mdr-tb定义统一为前一种观点1。mdr-tb感染是全球日趋严重的新问题,在过去10~15年间,由于hiv的传播及其它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已对人类造成新的威胁。hiv感染者若并发kdr-tb感染,其死亡率可高达72%~89%2。 流行病学 mdr-tb在世界各国发生率为0.14%~2.7%。按地域分布以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地区较高,而澳洲较低3。mdr-tb感染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单药耐药的结核患者,尤其是对inh、rfp耐药的患者4。 曾接受抗结核治疗者mdr发生率远高于未接受过治疗者,mdr患者中曾接受抗结核治疗者高达40%。有资料表明原发性和继发性mdr-tb感染在耐药结核菌(dr-tb)感染者分别占2.8%~41.1%5。原发性耐药多数与hiv有关。 多元回归分析发现hiv感染与mdr-tb高度相关,是mdr-tb的重要危险因素。hiv感染或aids患者合并症较多,发生mdr-tb感染后极易延误诊断,造成传染源迅速播散。此类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容易因注射引起感染,故很少选用sm等需要注射的药物,使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更显不足。但也有资料显示,hiv阳性组mdr发生率虽高于hiv阴性组,但差异未达到以统计学意义6。随着hiv感染的蔓延、流动人口的增多,预计mdr-tb的发生及传播将更为严重。 耐药原因和机制 原发性mdr-tb指感染多重耐药菌,若感染敏感细菌而在药物治疗中产生多重耐药称为继发性dmr-tb7。 行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结试验发现mdr-tb患者t细胞免疫抑制较非耐药患者更为明显8。可推测细胞免疫能力低下是患者发生mdr-tb的重要原因。 分子技术研究提示了mdr-tb的基因突变基础。发现耐rfp是由ropb基因突变引起,耐sm是由rpsl(或)rrs基因突变所致,耐inh与katg、inha/maba、ahpc基因突变有关,耐氟喹诺酮(fq)类药则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9,10。应用is6110 dna印迹法分析dna构象,显示mdr-tb株的簇数明显少于并小于敏感株11。未发现耐药结核分支杆菌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分子机制。 mdr-tb菌株的自然发生频率很低,且多为耐单菌株,同时对inh和rfp耐药的野生突变株出现机率为10-14,因此病灶内出现同时耐两种或以上(特别是耐inh和rfp)药物的野生突变株几乎不可能。而且各个耐药基因位点不相连,不会因某位点突变而同时对两种以上药物耐药。因此mdr-tb的出现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12。 若抗结核治疗只选用单药甲,当敏感株杀灭后,耐甲突变株便可存活并繁殖,形成耐甲药菌群。此时若单用乙药,当敏感株再被杀灭后,又会发生耐乙药的突变株存活繁殖,从而形成既耐甲药又耐乙药的mdr-tb菌群。显然即使甲、乙药联合也不能杀灭菌株,此为假联合。因此而发生的结核病便为继发性mdr-tb感染。 hiv感染、抗结核方案不合理 、药源不足、药品质量差、患者吸收障碍及对治疗依从性差等造成了mdr-tb发生率持续上升。其中以不合理化疗危害最大。 诊 断 肺结核患者经标准化疗方案治疗4个月,痰菌未转阴甚至加重,应高度怀mdr-tb感染。但确诊需要依靠痰培养及药敏测定。 分子技术可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测定dna插入片段is6110,is6110是结核分支杆菌特异的核酸插入片段,用此方法在药物敏感株中不能检出is6110,而耐药株在感染早期或“克隆”阶段就可测出9。分子技术较之传统方法更快捷、更敏感。但在推广应用上存在许多困难。 治疗及预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ppt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05J909:工程做法.pdf VIP
- 金陵科技学院《工程制图》专转本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美国ASME标准规定材料的许用应力.pdf VIP
- 学校副校长竞聘:全详面试答辩题及答案.docx VIP
- 市场部与市场部负责人职责.doc VIP
- 注音童话故事——小鲤鱼跳龙门.pdf VIP
- 2025年6月GESP C++ 一级真题详细解析.pdf VIP
- 市场部及市场部经理职责.pdf VIP
- ISO 9308-3-1998水质—地表水和废水大肠埃希氏菌和大肠菌群的检测和计数— 第 3 部分在液体培养基中接种的小型化方法(最可能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