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古阴山岩刻画的分布与类型①-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pdfVIP

中国内蒙古阴山岩刻画的分布与类型①-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内蒙古阴山岩刻画的分布与类型①-东北亚民族文化评论

版权归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及学苑出版社,引用请注明出处! 中国内蒙古阴山岩刻画的分布与类型① ——兼与韩国七浦里岩刻画比较 徐英 内蒙古大学 站在华夏腹地向北眺望,那里是一片山川绵延、草木繁盛的高原草场,就在那片被人们称之 为蒙古高原的地方,孕育了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先民及匈奴、鲜卑、乌桓、突厥、回鹘、党 项、契丹、蒙古等众多生活在那片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多姿的身影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闪现 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留下的文化遗迹撒布在蒙古高原的各个角落,迄今为止,不断发掘出土的 诸多历史遗址及出土实物诉说着他们曾经的辉煌和式微。而横亘在蒙古高原中南部的阴山山脉, 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留下这些历史印记,那就是阴山岩刻画。蜿蜒千里的阴山山脉,成为展现中 国北方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历史及艺术的天然画廊,探讨阴山岩刻画的方方面面,可再次激活我们 眷顾历史的敏感神经,还原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与艺术。与此同时,将其与韩国尚庆北道七 浦里岩刻画相比较,可见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 一、中国内蒙古阴山岩刻画的分布 地处中国北方蒙古高原地区的阴山山脉,地质构造属大陆形成期新生代不对称断块山,自然 地貌呈东西走向,整个阴山山脉绵延的长度约1200 多公里,南北宽度约为50 公里~100 公里左 右。平均海拔高度在1800 米左右,横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南部,依次由东段的大青山、 中段的乌拉山、西段的色尔腾山和狼山等一系列群山峻岭组成。其西段山势渐低,没入内蒙古自 治区西面的阿拉善沙地;其东段延伸进河北省北部地区滦河上游的谷地;其南面与大同、阳高、 张家口一带的高原盆地相连;其北界紧依蒙古高原。 阴山山脉所覆盖的行政区域,自西向东包括: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阿拉善盟所属的乌兰布 和沙漠的东北缘(属阿拉善左旗境内),巴彦淖尔市所属的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 ① 本文是参加“东北亚岩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举办单位:亚洲造型艺术学会、韩国仁川大学、韩 国浦项市政府;举办地点:韩国浦项市;论文宣读时间:2011 年7 月11 日下午3:40。感谢韩国岩刻画研究 专家李夏雨先生提供的韩国岩刻画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珍贵的图片资料,它们为我的岩刻画研究和比较提供了 参照系;感谢中国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史研究所的额尔敦巴特尔教授和中国内蒙古博物院郭殿勇研究 员,他们为我的岩刻画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学术研究资料;感谢中国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的王芳 雷老师和我的硕士研究生乌日嘎,他们为我的论文制作了精美的图例。 1 版权归东北亚民族文化研究所及学苑出版社,引用请注明出处! 旗、磴口县、乌拉特前旗北部,包头市所属的固阳县和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所属的土默特左 旗和武川县,乌兰察布市所属的卓资县,向东南延伸进河北省境内滦河上游之围场地区。而迄今 为止发现的阴山岩刻画,主要集中在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所辖区域内,因此,本文研 讨的重点亦涉及这几个地区。 蒙古语称“阴山”为“达兰喀喇”,意思是“70 个黑山头”。之所以形容其“黑”,是针对 阴山山脉的自然地貌而言,即阴山山脉是由古老变质的沉积岩组成,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霜雪雨 后,颜色渐深,特别是阴山山脉之东段的狼山一带,更是黑石林立,沟壑纵横。实际上,纵观整 个阴山自然地貌,雕凿刻划岩刻画之石材,就颜色而言其实不同色泽的岩石很多,有呈红色的砂 岩,如阿拉善左旗境内之阴山岩刻画材质;有呈灰绿色之花岗岩,如大青山之岩刻画材质;所指 “黑石”,实际上是对呈黑色的玢岩而言,主要分布区在磴口县北部的狼山地区。 阴山地区的岩刻画,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雕凿刻画在山腰、山巅或沟壑那些避风向阳、迎东向 南的断崖石壁或沟畔石面上。自1976 年被内蒙古的考古工作者盖山林先生在偶然间发现后,就 不断有发现阴山岩刻画的信息公之于众,发现岩刻画的地点几乎覆盖了整个阴山地区,而岩刻画 发现最多的密集区域,为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山地。迄今为止,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发现的 ① 岩刻画多达10 万幅以上,而阴山岩刻画就占据半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