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 从茵陈中提取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茵陈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 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产率为5.71%。 结论 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简单,可作为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茵陈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 提取工艺 综述: 茵陈别名 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生于山坡、路边。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黄酮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药学性能,如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流量、降血糖、抗氧化、消除体内自由基、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可以防止自由基的氧化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癌、防癌、抗溃疡、抗菌、抗炎、生物抗氧化性、抗衰老、降m酉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保健功能。因此,黄酮类化合物对防治疾病以及人体的健康有积极意义。天然类黄酮化合物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他衍生物还有黄烷醇、查尔酮、双氢黄(醇)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微波、超声波、酶解、浸提和超临界萃取等。一般采用硅胶过柱分离、颜色法进行定性检测,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检测。黄酮活性的测定主要是测其抗氧化性能。 0.000 0.142 0.255 0.350 0.461 0.568 浓度(mg/ml) 0.00000 0.01604 0.03208 0.04812 0.06416 0.08020 2.2 正交试验 从表2中的极差(R)分析可以看出,各因素对茵陈浸提效果的影响的大小顺序是ADCB,即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其中,乙醇浓度为主要因素,其余为次要因素。 表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序号 (A)乙醇浓度/% (B)料液比/g:ml (C)时间/min (D)温度 /℃ 吸光度 产率 1 70 1:10 10 60 0.657 4.60% 2 70 1:15 20 70 0.545 5.68% 3 70 1:20 30 80 0.378 5.16% 4 80 1:10 20 80 0.691 4.84% 5 80 1:15 30 60 0.442 4.58% 6 80 1:20 10 70 0.319 4.35% 7 90 1:10 30 70 0.630 4.40% 8 90 1:15 10 80 0.375 3.85% 9 90 1:20 20 60 0.258 3.45% K1 15.44% 13.84% 12.80% 12.63% K2 13.77% 14.11% 13.97% 14.43% K3 11.70% 12.96% 14.14% 13.85% k1 5.15% 4.61% 4.27% 4.21% k2 4.59% 4.70% 4.66% 4.81% k3 3.90% 4.32% 4.71% 4.62% R 1.25% 0.38% 0.44% 0.60% 表2中的最优化组合为A1B2C3D2,即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70℃。 2.3 单因素分析 2.3.1 乙醇体积分数对超声波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乙醇体积分数在70%~90%的区间内随体积分数的增加,产率逐渐降低,黄酮提取量减少。因此70%的乙醇体积分数是否为茵陈的最佳提取浓度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图2 料液比对超声波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料液比在1:10~1:20的区间内随比的值的减少,产率先增加后降低,黄酮提取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大约1:15处有最高产率。当料液比为1:10和1:15时,提取的黄酮含量相差不大,从乙醇回收和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对1:10和1:15的料液比进一步考查。 图3 提取时间对超声波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提取时间在10~30min的区间内,随提取时间的延长,产率增加,黄酮提取量增加。其中,在25~30min的区间内,曲线变化十分平缓,产率增加不大。同时,由于提取时间为次要因素,可以视30min为最佳提取时间。 图4 提取温度对超声波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提取温度在60~80℃的区间内,随提取温度的升高,产率先增加后降低,黄酮提取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大约70℃处有最高产率。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