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1章 核化学.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章 核化学

他指出90号元素钍(Th)、91号元素镤(Pa)、92号元素铀(U)并不是过去认为的ⅣB、ⅤB、ⅥB族元素,而是钍、镤、铀和超铀元素在一起组成了锕系元素。它和镧系元素相似,镧系元素从铈(Ce)起开始填充4f亚层,直到71号镥(Lu)的4f层填满达到4f14为止,形成了第一个f内过渡系;而锕系元素则电子依次填充在5f层,形成第二个f内过渡系,预计到103号填满该亚层达到5f14。 西博格提出锕系理论后,一直到1961年,他和乔索(A. Ghiorso)等继续人工合成了第95~103号元素。多年来,人们对锕系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证明了锕系理论的正确性。 锕系理论大大丰富了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它在解释周期表中锕以后元素的化学性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是现代无机化学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 制备这三个元素的核反应如下: 6228Ni + 20882Pb → 269Uun + 10n 6428Ni + 20983Bi → 272Uuu + 10n 20882Pb + 7030Zn → 277Uub + 10n “稳定岛”假说认为,具有幻数的中子数或质子数能形成稳定的同位素,在一定的区域出现。稳定同位素形成了犹如被不稳定同位素“海洋”包围的“孤岛”、“山脉”或“山峰”。 原子序数1~93号元素中,凡中子数或质子数为幻数的都比较稳定,特别是双幻数的最稳定,图中以“山脉”或“山峰”表示。例如,在5729Ni核素附近有一个幻数山,在10050Sn附近有一条幻数岭,而在Z=82,N=126双幻数处有一较高的幻数山,这就是20882Pb同位素的位置。 回旋加速器示意图 1940年,麦克米伦和艾贝尔森用中子轰击23892U原子核,得到了第一种合成的锕系超铀元素—93号元素镎: 23892U + 10n → 23992U 23992U → 23993Np + 0-1e 1940年至1996年,经过几十年不间断的努力,从93号到112号共20种新元素已先后被合成出来。所用的人工核反应主要是用高速的中子、α粒子或重离子作为入射粒子去轰击靶核而产生新核。 §21.2.5 核裂变 一个原子核分裂为两个质量大致相当的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裂变(nuclear fission)。 最早发现的核裂变是23592U的裂变。当用慢中子轰击23592U核时,23592U将发生裂变,其裂变方式很多,可得到至少35种元素。其中的两种裂变方式为: 10n(慢)+ 23592U → 14256Ba + 9136Kr + 310n 10n(慢)+ 23592U → 13954Xe + 9538Sr + 210n 35 种 元 素 的 200 多种 位素 同 发生链反应 爆炸 在核裂变反应中,当23592U 吸收1个慢中子而发生裂变时,放射出2~3个中子。如果将放射出的快中子减速后再被23592U核吸收,就会发生链式裂变反应,即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大量的核发生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爆炸,这就是原子弹爆炸的原理。 发生链式裂变反应要具备两个条件: 23592U的浓度足够大。必须从天然铀中分离或浓缩23592U,得到纯23592U或所谓浓缩铀。 发生裂变的核素的总质量要足够大。在原子弹爆炸之前,样品总质量必须超过临界质量(即维持链式裂变反应的最少的物质量),以使23592U裂变产生的中子不能飞离样品。 这是美国对日本投掷的两颗原子弹 疮 满 目 痍 全世界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原子弹! §21.2.6 核聚变 轻元素的原子核相遇时发生聚合生成较重的原子核并放出巨大能量的过程称为核聚变(nuclear fussion)。 例如,在太阳里发生的氢核聚变为氦核的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 11H + 11H → 21H + 0+1e 11H + 21H → 32He 32He + 32He → 42He + 211H 由于这些轻元素的原子核都带正电荷,相互之间排斥力很大,只有在极高的温度下,轻核才能有足够的动能克服斥力而发生核聚变反应。一般需要在107 K或更高的温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在极高的温度下的核聚变反应称为热核反应。这样高的温度可借助原子弹爆炸来达到,从而引发核聚变反应,这就是氢弹爆炸的原理。 §21. 3 元素周期系展望 §21.3.1 锕系理论的提出和证实 在20世纪中叶,人们对超铀元素的研究逐步深入,应用人工核反应先后合成了93号镎、94号钚、95号镅和96号锔。 在周期系理论的指导下,西博格(G. T. Seaberg)根据已发现的几个超铀元素的性质,于1944年提出了锕系理论。 1969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