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沙田山居》教学设计
一、作家作品
余光中(1928~ ),台湾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福建永春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父母逃难至江苏、安徽、上海、重庆。194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金陵大学外文系,翌年转入厦门诗作。同年随家到香港,1949年赴台湾,进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在军中当了3年翻译后,任教于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1958年到美国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1964年和1969年两次赴美国教书。1971年返台,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以及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自1974年起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11年。余光中是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1954年与覃子豪等创立蓝星诗社,主编过《现代文学》和《文星》,参加现代派诗歌的论争和乡土文学的论战。他的作品的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出版诗集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莲的联想》《五陵少年》《天国的夜市》《敲打案》《在冷战的年代》《白玉苦瓜》《天狼星》《与永恒拔河》《余光中诗选》。余光中的散文在台湾堪称一绝。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斯》《焚鹤人》《听听那冷雨》《青青边稔》《桥跨黄金城》等,评论集有《掌上雨》《分水岭上》,评著有《梵谷传》等。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先生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作品以表达乡愁见长。无论是诗还是文,都充满着浓浓的乡愁气息。
1974年开始,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十年,居住在香港九龙半岛沙田一处风景优美的山上,这里面朝大海,青山连环,山的渺茫处便是莽莽苍苍的大陆。
三、重点字词
1.字音
湛湛(zhàn) 绸缪(chóu móu) 赫然(hè) 樯桅(qiánɡ wéi)
阒黑(qù) 天籁(lài) 朝暾(tūn) 蹂躏(róu lìn)
崦嵫(yān zī) 余熏(xūn) 袂(mèi) 茸蒙(mēnɡ)
奔踹(chuài) 蟠蜿(pán wān) 氤氲(yīn yūn) 夐远(xiònɡ)
2.词义
湛湛:深而清澈。
玄奥:深奥。
渺渺:远望的样子。
绸缪:缠绵。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樯桅:桅杆。
赫然:这里指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阒黑:寂静而黑暗。阒,形容没有声音。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
肩膂:肩背。
崦嵫: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余熏:日落时的余光。
夐远:远而辽阔。
袂:袖子。
茸蒙:柔软细密的样子。
朝暾:刚出的太阳。
氤氲:形容烟或云气很盛。
纤毫:比喻非常细微的事物或部分。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奔踹:形容风速快,风力大。踹,脚底往外踢。
蟠蜿:弯弯曲曲的样子。
骚音:指杂乱的声音。
[教材优化全析]
一、文脉梳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沙田山居的情况,透露出乡愁之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分别写居处外的海和山。
第一层(第2段)写围着山的海。
第二层(第3~6段)写围着居处的山。
第三部分(第7段)写住处人为的骚音引出的乡愁之诗,使乡愁之情明朗化。
《沙田山居》是一篇思乡的文章,作者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以“站在阳台上看山景”为线索,细细地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抒发了浓浓的思念祖国、思念家乡的情怀。
二、内容详解
余光中的《沙田山居》是一片诗化散文,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情感蕴藉深沉,风格古朴隽永。
全文描写的对象是作者在香港九龙半岛的一处居住环境,主要写了围着居处的山和围着山的海。
“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这样的居住环境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思。
作者把情感都倾注到山水上,浓墨重彩描绘优美的山景。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沙田山居的情况,透露出乡愁之情。
山是作者着重描写的对象,从色彩、神态、形态三个方面写出山的青绿、神秘、雄伟的特点。作者将山比喻成罗汉,山顶是佛头,半山腰以上是佛肩,山腰以下是佛肚,山谷是肚脐。作者写到“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杆,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至于山坳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式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诣趣。”3、4两个自然段对山的各个时段都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早晨马鞍山高高耸立于东方,使朝阳迟到,为看日出须得登上佛头。傍晚时魁梧的鹿山遮去了半壁西天,黄昏早来,鸟雀啼鸣。“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京版二上:《咕咚来了》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京版六年级下册《为学》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师版八年级上《日出》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师版六年级语文上《穷人》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师版七上《背影》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师版四年级上《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doc
-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北师版五上《天马》教学设计.doc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