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伦珠措姆的新追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寿”,伦珠措姆的新追求

“长寿”,伦珠措姆的新追求   在春堆村这样的传统西藏社区,人们既要为未来的美好轮回信奉宗教,同时还要追求现实生活的美好。藏人与其他许多民族一样,“次仁”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追求内容。为了祈求长寿,很多藏人的名字被冠“次仁”,为了别人的长寿,西藏东部地区的藏人离别时的招呼语不是再见,更不是国际流行的Bye-Bye!而是“次仁”。既然有那么多藏人叫“次仁”,还有更多的藏人期盼“次仁”,那么,“次仁”对于普通藏人带来的满足程度不言而喻。此外,“次仁”,特别是期望寿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人本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今,伦珠措姆已经65岁了,除了患有西藏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外和消化系统的一点小毛病外,身体并无大碍,还能做比较重的农活。这两年,她越发的精神,话也越来越多。当我们问及她的身体状况,她自信地告诉我们,希望再活几年,活过70岁。而这个年龄在中国内地的汉族地区,叫做古稀之年,也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藏人也将这个岁数作为“次仁”的标志性年龄,从中不难发现汉藏文化许多一脉相承的地方。其实,在西藏春堆村这样相对偏僻和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活过70岁的老人可能古时稀有,但现实生活中,全村及全乡,已经比较常见了。现在,春堆全乡5658人之中,8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45人,9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7人,最长寿的是唐拉村96岁的次仁群培。      就伦珠措姆所在的春堆村而言,村子里年龄超过80的老人就有六位,超越古稀之年的老人已接近20人,大多健康状况良好。由此看来,村子里高龄老人可谓比比皆是,因此,家境得到改善,岁数已65岁的伦珠措姆也开始奢望“次仁”,活过70岁了。   在伦珠措姆的记忆中,祖辈就很少有活过60岁的,其父母没有一个活过60岁,大多在50岁上下就离开人世。在旧西藏时期,不要说像伦珠措姆这样的普通人,就连处于统治和富裕阶层的三大领主中的许多人也不敢奢望活过70岁。有最新的人口学研究资料表明,旧西藏时期,西藏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不足40岁。人们难以长寿除严酷的自然条件、低下的生活水平外,医疗卫生条件的严重匮乏是导致婴儿死亡率高、疾病治愈率低并由此导致人们难以长寿的重要原因。   统计资料表明,民主改革的头一年,整个西藏的医院不足10个,住院床位不足200个。那个时候,不要说春堆村所在的沟域里,就连“宗萨”所在地也没有一所医院。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当时的村民患病后,即便是村里的富人也没有药可吃,没有地方看病,如果看病也只能请喇嘛诵经,而大多数普通人除了去寺庙祈求神灵的庇护外,就只能听天由命;至于药,则完全谈不上,只有原本没有治愈疾病功能的“精神”药,即病重后最多吃一点“差阿”、“昂恰”或“多玛”,甚至于吃一些含碱的土和盐,充作药物服用。那个时候,因患胆结石和阑尾炎等普通疾病死亡的成年人就不在少数,人只要活过60就已经是“次仁”了。   2008年,西藏医院的数量已经达到97个,拥有能够治愈一般常见病医院的县达到71个,农牧民足不出县就能医治阑尾炎和胆结石这样过去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此外,农牧区卫生院的数量已经达到763个;全区543个乡的农牧民足不出乡就可以治愈感冒、胃痛等农牧区多发性疾病。   西藏的现代医药事业在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都十分重视继承、弘扬和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藏医药事业。早在1951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后不久,西藏各地先后成立了藏医院,一些地区还成立了藏医药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在西藏藏医药机构里成立了科研组织,对藏医、藏药文献、药物性能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整理、挖掘和研究,现在已经有20多种藏医药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36种药品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藏医药部颁标准。其中,藏医药材136种、成药200种,藏医药的产业化发展已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投资10多亿元人民币,在西藏建立了现代化藏医药厂,并且以GMP的要求与国际接轨,把传统的藏医药生产加工和现代的高科技有机结合,藏医药生产技术开始走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目前,在自治区7个地市中,有6个地区建立了地区级藏医药院,在75个县中,5个县设有藏医药院,70个县设有藏医药科。此外全国各地还有10多个城市设立了藏医药机构,面对现代医药难以攻克的许多顽疾,不要说西藏农牧民群众,就连内地的汉族患者都在选择藏医和求助藏药。此外,西藏自治区正在大力推动藏医药的产业化发展,已将藏医药产业规划为西藏未来支柱产业加以大力扶持,为鼓励广大农牧民群众患者前往藏医院就医,政府还将分布于各地的藏医院网点纳入了农牧区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除了通过政府的投入,大规模建设医疗卫生机构和培养技术人员,解决长期存在的无处看病问题外,政府还以推广合作医疗的形式,将普通农牧民的看病消费支出通过合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