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栋名人故居的处置分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栋名人故居的处置分歧

一栋名人故居的处置分歧   “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愿望。在我过世以后,我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必须即刻拆除……关于拆掉房子,我要求我每一个孩子务必执行我们的愿望。”   针对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故居处置的分歧,李光耀女儿李玮玲与次子李显扬2017年6月14日,将一份题为“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去了”的六页声明发上Facebook,表示对长兄李显龙总理“失去信心”。   声明指责李显龙利用总理一职设法挽留李光耀欧思礼路38号的故居。声明表示,这个做法违背了父亲生前的意愿。李显扬甚至还在声明中说,“会在可预见的将来离开新加坡”。   针对两人的指控,李显龙则回应说,兄弟姐妹之间可能存在分歧,但这些分歧本应只限在家里。自从父亲去世后,“出于对父母的尊重,身为长子,我尽一切努力处理我们家人之间的纷争”,而“我弟弟妹妹的公开信伤害了父亲的遗产”。   这处遗产,就是欧思礼路38号。   遗愿   李光耀在2013年12月17日立下的遗嘱中写道:“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愿望。在我过世以后,我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必须即刻拆除。如果我女儿玮玲选择继续居住,那么房子必须在玮玲搬出后即刻拆除。关于拆掉房子,我要求我每一个孩子务必执行我们的愿望。”   2015年,李光耀因严重肺炎住院超过六周后,于3月23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同年,李玮玲和李显扬公开了遗嘱中有关处置故居的内容,强调父亲在晚年时曾数次要求新加坡政府保证在他去世后拆除故居,以免成为“供人崇拜的遗迹”。   尽管清楚一些人希望保留他的住所,但李光耀还是坚持表示希望不对外开放故居:   “如果我们的子女因法律的修改或因各种规则和条例约束而无法拆除房子,那么我希望除了我的子女、他们的家人及后代子孙以外,房子绝不对外开放。”   李玮玲和李显扬曾表示,他们有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责任及作为子女的道德义务,须严格执行李光耀的遗嘱:“家父为服务新加坡人民而奉献一生,我们希望国人能尊重他的遗愿。”   历史   那么,李显龙力主保留,但妹妹和弟弟不惜与兄长决裂、“自我流放”也要坚持拆除的这栋老房子,究竟有多少故事呢?   欧思礼路38号在100多年前建造,可谓李光耀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标。李光耀自1940年代起居住于此,三个子女李显龙、李玮玲和李显扬也都在此长大。   这处居所在新加坡争取自治和独立的建国历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行动党1954年成立前,创党成员多次聚集在屋内地下室开会,商讨党名、党徽、理念和新加坡的未来,因此这里也可说是行动党的诞生地。   不过,李光耀曾在《硬道理》中说,由于他住家邻近的屋子都不可以建高,拆屋后该地段就可以改变规划,把屋子建高,土地价值也会提升。他还说过,这栋屋子已经老旧,虽然柱子还稳,但墙壁已龟裂,要保留及维修将花费不菲。   然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国家文物局则表示,一旦日后决定拆除这栋旧洋房,当局也会考虑其历史意义,不会允许它重新发展为商业用途或高密度住宅等项目。   作为新加坡的大管家,李光耀被尼克松称作“最有能力的领导人之一”,与丘吉尔相提并论;撒切尔夫人形容李光耀为“20世纪最有才干的治国实践者”;克林顿则称他是“过去50年来世界上最智慧、最博学、最有效率的领导人之一”。   他被称为一位活跃在“小舞台上的大人物”,一位“柔性的独裁主义者”。李光耀创造的“新加坡模式”将政治垄断、高效市场经济、东方儒家文化、高科技和消费主义结合在一起,创造了新加坡的经济和政治奇迹。   李光耀1959年出任新加坡自治邦总理,1990年卸任总理,但在这后来的20多年中仍在左右新加坡的外交政策。2011年,李光耀卸任?雀笞收?,正式结束政治生涯。   民议   2015年去世后,李光耀遗嘱一经公布,很多网民在《联合早报》的Facebook页面留言,表达对欧思礼路38号的处理意见。   一些网友说,“李光耀先生的遗嘱要完成,不然立遗嘱就没有意义”,“尊重建国总理的私隐,这是他唯一的私人空间和回忆”,“李光耀先生这一决定是明智之举,避免被有心人利用”。   不过也有网友表达不同意见:“这栋楼一旦失去了,就意味着无所考察李老先生的点点滴滴。就因为他是我们的国父,这栋楼有新加坡的历史,是后代认识先人的最佳教材,请三思。”   “虽说尊重他老人家意愿固然没错,但是后人也有本身的立场以不同角度做诠释与持相反看法……要知道这一拆就等于拆掉新加坡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割断后人追溯伟大先人的宝贵遗迹。”   还有人建议,可以把建筑材料和文物保留下来,让国人留下纪念;或者在拆除后把所有材料做上标记,再选合适地点把材料原样拼装起来。   名人故居情结   华人社会里也一直有伟人故居情结。李光耀去世后,他的旧居是否被保留下来,成为一个问题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