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食品防腐剂与杀菌剂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食品防腐剂与杀菌剂PPT

总体来说,果蔬保鲜技术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采用各种手段抑制果蔬的新陈代谢,使其内部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减缓; 阻断环境中的各种微生物的侵染,防止果蔬腐烂。 (二)作用机制及抑菌效果 鱼精蛋白对霉菌、乳酸菌、G+等抑制效果较强。 对G-菌作用较小。 主要菌群: 最小抑菌浓度为70~400mg/ml。 防腐原理为:抑制线粒体与传递系统中的特定成分,抑制一些与细胞膜有关的新陈代谢过程。 鱼精蛋白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具有很强的抑菌能力,在pH<6的环境中比较弱,热稳定性好。 (三)安全性 鱼精蛋白 LD50 无数据。 ADI:无。 一般认为无毒无害。 (四)鱼精蛋白的使用范围、用量 用作防腐剂时,因其无味、无臭,对人体无害,因而使用量不受任何限制,根据需要可添加到满意的抑菌效果,但其添加量大,成本较高,只能作为高附加值的食品或功能食品的防腐剂 六、溶菌酶 CNS:17.035 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一)性状 溶菌酶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和丙酮,无臭、味甜,耐热性好,在酸性环境中稳定,碱性环境失活,最适pH值6.5,可被冷冻或干燥处理。 防腐原理为:能有效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导致细胞壁受损,细菌溶解。 (二)作用机制及抑菌效果 溶菌酶对G+菌抑制效果较强。 溶菌酶对G-菌抑制效果较弱 主要菌群: 有效浓度:0.05% (三)安全性 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存在于人体正常体液及组织中。溶菌酶只对微生物细胞壁有溶解性,人体细胞无细胞壁,因此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四)溶菌酶的使用范围、用量 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可用于2种食物: 干酪、发酵酒。 根据GB2760-2014 溶菌酶的应用过程中的优点 (1)溶菌酶是很稳定的蛋白质,有较强的抗热性。是已知的最耐热的酶;    (2)溶菌酶不会因为有机溶剂的处理而失活,当转移到水溶液中时,溶菌酶的活力可全部恢复;    (3)溶菌酶可被冷冻或干燥处理,且活力稳定;    (4)溶菌酶适宜pH5.3~6.4,可用于低酸性食品防腐;    (5)溶菌酶生产成本较低;    (6)溶菌酶的抗菌谱较广,不仅局限于G+ 菌,对部分G- -菌也有抑制效果;    (7)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安全性高。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 §4.几种禁用的防腐剂 一、硼 酸 二、甲 醛 三、水杨酸 四、β-萘酚 一、硼酸 H3BO3 硼酸过去作为防腐剂,其他硼化合物如硼砂过去还作为面制品品质改良剂使用。 硼酸的防腐作用较弱,用量大,容易引起中毒: ── 影响神经中枢; ── 对成人的致死量约在10克左右; 每日摄入0.5克,长期摄入后,会发生消化器官作用的障碍。 现在硼酸及硼砂都已禁止使用。 二、甲醛 甲醛毒性较高,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凝固作用,能和核酸的氨基及羟基结合,使之变性而失去活性,能阻碍胃酶和胰酶作用,影响代谢机能,刺激器官。 对大白鼠经口LD50:800mg/kg; 对豚鼠经口LD50:260mg/kg。 其35%40%水溶液即为福尔马林,福尔马林口服致死量约10~20毫升。 三、水杨酸 对蛋白质亦有凝固作用, 大白鼠经口LD50:1600mg/kg。 慢性毒性试验对大白鼠剂量达500mg/kg以上出现成长障碍,700mg/kg有胃出血与肾脏障碍。 药用时有呕吐、头痛、听觉异常及剌激胃粘膜等副作用。 四、β-萘酚 对人体黏膜有刺激性, 可引起膀胱及尿道疼痛。 大量的β-萘酚吸收后主要引起胃炎。 长期食用可引起慢性中毒。 第三节 果蔬保鲜剂 果蔬生产的特点 季节性强 地域性强 易腐烂 贮藏 运输 防腐 我国果品蔬菜生产现状 ★我国果蔬产业已成为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业产业 ★ 2011年,我国水果和蔬菜总产量将分别达到1.42亿t和6.77亿t ★我国果品总贮量占总产量的25%左右,商品化处理量约为10%,果品加工转化能力约为6%,蔬菜加工转化能力约为10%。果蔬采后损耗率25%~30%。 ★美国的水果总贮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商品化处理率达80%以上,预切菜和净菜量占70%以上,加工转化能力达总产量的40%左右 ,果蔬采后损失率低于5%。 ★若水果产后减损15%就等于增产约1 000万t,扩大果园面积66.7万hm2 ★蔬菜采后减损10%就等于增产约4 500万t,扩大菜园面积约133.4万hm2 ★若使果蔬采后损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