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师考试《咨询心理学》知识PPT
认知定义 所谓“认知”,用日常语言来说,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认知心理学不是一个学派,所以无门派偏见。其最大优点是能够不带成见地吸纳各种理论中的科学见解。认知心理学进人临床应用时,从行为主义心理学那甩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法。 * 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 :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 实验证明,认知理解对环境条件、刺激强度、情绪发生、发展和行为方式起调节作用,所以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可以被用来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如果改善认知因素的结构、调整认知的逻辑、理顺各认知阶段的联系,就有可能矫正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心理咨询和矫治的目的。 认知治疗基本过程: 寻找不良认知 改变不良认知 建立新的认知模式 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 常见的认知疗法包括 1、埃利斯 合理情绪疗法 ABC模型 1)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它是Ellis关于非理性情绪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造成。 2)A-B-C-D-E治疗模型: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 system)=内在的信念系统 C(Consequence)=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质疑、辩论 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效果(新的情绪和行为) 3)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 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会具有某种非理性观念。 2、贝克/雷米 认知疗法 3、梅肯鲍姆 认知行为疗法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理论观点 第四单元 * 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人本主义哲学理念为基础 以咨询关系的建立为中心 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为前提 以平等、温暖、真诚等技术为重要手段 以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为目的 罗杰斯的自我论: 每个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实际的自我;一个是理想的自我。两种自我重合或相当接近则心理健康;差距过大心理问题。 追求无条件积极的关注是人类的普遍需要。自我不协调是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 人性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的理论观点 第五单元 * 一、基本概念 (一)人性 人性包含生物、精神和社会三种基本属性,它们互为条件,互相转化。 人的三种基本属性如下: 第一,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第二,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第三,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二)人性心理学 人性心理学,是从人性出发,在三种基本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人性心理学,是以人性中的精神属性为中心,进而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依据他们之间的具体关系,讨论心理自身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的规律。 * (三)心理动力 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发展变化的动力,不是来自任何神秘之处,仅仅是与生俱来的人性的内在需要,这种内在需要源于人的三种本能:一是个体保存、种族延续的本能;二是为认识世界,向自然界索取生活必需资料和适应环境的探究本能;三是为生存而组成人类社会的依存本能。 三种人性的本能,在心理层面上化为人的体验,这就是人的三种基本需要(生物需要、精神需要、社会需要);三种基本需要,构成了人类心理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全部心理动力。 * (四)个性心理 心理的差异有两大类型: 1.彼此有差异的群体心理; 2.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通常所谓“个性心理”,就是指彼此有差异的个体心理,或称作“个体的心理差异”。 现实的个性心理,永远是充满矛盾的,只要矛盾不被激化,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就可以说是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徐州市安全教育平台PPT.ppt
- 微型住宅居住空间设计PPT.ppt
- 徒手心肺复苏术-7pptPPT.ppt
- 微生物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功能-4PPT.ppt
- 微机保护培训PPT.ppt
- 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无菌空气的制备PPT.ppt
- 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PPT.ppt
- 微生物埃希菌志贺菌PPT.ppt
- 循环流化床锅炉课件PPT.ppt
- 微生物常用仪器设备,无菌操作技术PPT.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