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峡地区民族精神与古代三峡本土文学.pdfVIP

古代三峡地区民族精神与古代三峡本土文学.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三峡地区民族精神与古代三峡本土文学

贵州民族研究 No. 2015年第8期 8,2015 (第3 6卷总第174期) 古代三峡地区民族精神与 古代三峡本土文学 李 俊 (重庆三峡学院 文学院,重庆 404100) 摘 要:古代三峡地 区本土文学的长期凋敝与本地 区尚武、重商的民族特性有关。其 民族精神特性中的 尚武取向 ,赋 予本地 区本土文学崇高、悲壮或者悲苦的审美风格 ,这种风格并不兼容于华夏主流文学所崇尚的中和之美的审美倾向。本 地 民族精神 中的重商特性,使人们更耽于世俗生活,从 而导致本地 区缺 少培育具有超然审美情趣的文学家土壤 。 关键词:古代三峡地 区;民族精神 ;尚武;重商;本土文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5)08-0213-04 Anc Local Literature LI Jun (Sc In ancientThree Gorges’ Region,localliterature Abstract: ’ Keywords: “自周、秦以来,迄至宋元之际,长江三峡地 尚武精神不应该被狭隘地理解为对武力的尊 区的民族构成之中,华族较少,巴、賨、板楯、 崇,它可以宽泛地指称为人类因为在繁衍、生存、 獠、獽、蜑等族群甚众,就是一个基本现实。” [1] 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艰难险阻时被激发出来的 三峡地区多蛮族、少华夏之族、蛮汉长期杂处的 一种勇敢无畏的进取精神。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尚 民族构成状况,兼之此地自然环境的独特性,使 武精神,则人类早期任何一个族群其实都具有这 得这个地区的民族精神特性较之其他地区不 样的精神,因为面对强大、异己的大自然,人类 —尚武、重商即这一地区显著的民族精神特 同—— 只有迎难而上,方能求得继续生存并得以发展的 性。作为本地区民族精神实践的产物,古代三峡 机会。 地区本土文学的发展状况显然也受到了区域之中 三峡地区早期的巴人在其形成之初,显然也 尚武、重商民族精神的影响,因此本地区之中本 —因为高峡深谷, 遇到了诸如此类的困难处境—— 土文学相对不发达、本土文学家相对匮乏,也就 绝少平地,峡中先民依靠农耕求得生存发展的机 有理可循了。 会,较之平原地区,显然困难许多。而且,山高 一、三峡地区 “尚武”民族特性与本土文学 林密,也带来了诸如猛兽侵袭等威胁,在这种情 5-05-08 收稿日期:20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诗源观研究” (编号:14YJA751032)。 [作者]李俊 (1971-),男,重庆开县人 ,博士,重庆三峡 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 中国文化与文论。 ·213 · 201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