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掩耳盗钟》刘海英9999
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通常是通过讲诉一个生动而又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章,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简而言之:通过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 如:狐假虎威,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钟》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理解“掩耳盗钟”的意思,懂得寓意。 盗 椎 怳 遽 小组汇报格式 1.我代表我们小组发言,我们认为故事的起因是(???????????),故事的经过是(??????)。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有补充。 2.我们组认为掩耳盗钟的人的做法可笑是:?? 3.我代表我们组回答第三个问题,应该从他身上吸取教训,?????????我们回答完毕,请其他小组补充。 4.我认为《掩耳盗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寓意: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学以致用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一说。 谈谈你学完寓言的收获 1.我知道了学习文言文寓言的方法是? 2我知道《掩耳盗钟》出自哪里? 3.我知道《掩耳盗钟》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一个什么道理? 学习文言文寓言的方法: 释题----读寓言----看注释----理解句意----理解全文-----理解寓意 叶公好龙【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谢谢指导! 再见 * * 掩耳盗钟 文明路小学刘海英 五年级语文 掩耳盗钟 自学提示: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 把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寓言故事的意思。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à í ˇ ù huang j d o chu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注意读出人物自作聪明的语气。 (3分钟后期待你带给大家的精彩朗读。) 阅读小提示: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我会读,我会说。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 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逃亡 想 跑 但是 用 它(大钟) 听到 声音 赶快;匆忙 自己的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用原文回答) 2.掩耳盗钟的人的做法可笑在什么地方? 3.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掩耳盗钟 起因 经过 得钟 欲负而走 钟大不可负 —————————— 以椎毁之 怳然有音 文章层次 高潮 恐人闻之而夺 遽掩其耳 自欺欺人 发展 (捂住自己的耳朵偷人家的钟 —— ) 自作聪明 十分愚蠢 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或图片呢? 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课堂检测 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钟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1.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2.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 )吧!3.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 )、自欺欺人吗? 寓意: 这则寓言讲了一个盗钟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钟的故事。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这种人是极可笑的。 布置家庭作业 选择性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 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 3.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4.用“掩耳盗钟”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 5.阅读、预习下一则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去二三里》课件4.ppt
- 《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
- 《一年级》冠名招商方案.pptx
- 《三兄弟的故事》的案例分析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pt
- 《万科》金色家园项目推广策划方案.ppt
- 《三月三》 年画.ppt
- 《三打白骨精》教学课件.ppt
- 《三段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ppt
- 《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ppt
- 《三峡》翻译 .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