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时微动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0.90 0.75 0.65 Ⅳ 0.45 0.40 0.35 Ⅱ 0.65 0.50 0.45 Ⅲ Ⅰ 0.35 第三组 0.30 第二组 0.25 第一组 场 地 类 别 设计地震 分 组 表6-20 不同场地设计特征周期 几种场地周期 1、场地常时微动的卓越周期( Tm ) 场地常时微动卓越周期(Tm)也叫场地脉动卓越周期。地脉动是近地表每时每刻都存在的着的一种微小振动,它像人的脉搏一样不停的跳动着,故此得名。 2、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g) 《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沿用89规范所采用的“设计特征周期Tg”的术语,它是根据工程需要,按在一定场地条件和近震和远震作用下,设计所用的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了更好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新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近震、远震称为设计分组,并在《中国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域图B》 基础上略作调整后分为三组,因此,场地周期值也是预测值。 3、场地地震卓越周期(Tr) 是利用场地内已有强震记录资料,通过频谱分析确定的场地地震卓越周期。它是发生地震时,某一特定场地的地震反映加速度时程强度最大部分的周期成分,即根据某一特定场地的地震地面运动记录,计算出地震反应谱的主峰位量 所对应之周期。 4、场地的基本周期( T0 ) 定义:场地土在振动情况下可能出现最大振幅的周期,称为场地基本周期(T0),或场地的卓越周期、固有周期。 在多数情况下,地脉动的卓越频率与面波的最低群速度、相速度以及按体波多重反射理论得出的最大放大作用频率均接近,从而有学者将地脉动归入面波一类,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体波或体波与面波的结合。地脉动与场地地震卓越周期一样,反映着场地土的动力特性,因此,脉动卓越频率与地震卓越频率较为相似。 地震场地观测结果证实上述这种看法。例如1985年9月19日早晨,在墨西哥合众国太平洋沿岸的中部,发生了8.1级地震。因这次地震造成距震中约400km的墨西哥城严重灾害,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墨西哥城大致可分为湖沼地区、基岩地区和中间地区,从布置在市区内各个地震动观测点所获得的资料来看(见表6.19), §5.4-4场地地震卓越周期与地脉动周期的关系 (Tr)与 ( Tm ) 基岩、基岩坚硬土地基,地震卓越周期较短;软弱土、深层软弱土地基,地震卓越周期较长。卓越周期在邮电交通部(S.C.T)观测点为2S,而在中央市场(CDA.O)观测点为4.0S ,强烈地震动连续2min ,这些都是湖沼堆积地区的共同特征。 1985年墨西哥地震后,小林等人在墨西哥城区内布设了95个地脉动观测点,(采用地震仪器是以固有周期为1.0S 的拾震器,延长到5.0S 的微震仪)。图6-16是东西方向延伸测线上19个观测点的记录,图6-16表示其富里叶波谱。观测点1~4、19,布设在盆地边缘的山地上,振幅明显变小,卓越周期主要为短周期,但个别观测点也有显示5S 左右稍长的周期。测点5~10,系布设在市区建筑物震害严重 地区附近,测得的脉动卓越周期从1.0S~2.5S,与受害建筑物结构的自振周期相一致。测点11~15,地脉动卓越周期更长,可从4.0~5S。根据地基钻孔土层剖面资料表明,地面脉动卓越周期的变化与分布显然和地基松软土层厚度的变化与分布完全一致。因此,可以理解,微动卓越周期是由于近地表的非常松软的土层所产生的,而4S左右的长周期更是反映了浅部地基特征。 从上述观测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墨西哥城的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与地震卓越周期非常相似或接近。由此可以说明,场地脉动卓越周期确实与强震地面运动有密切关系。因此,近年来,利用地脉动测试 资料,分析研究场地可能出现的场地卓越周期,在工程地震勘察工作中已经逐渐得到推广和运用。 在这里指应着重出的是,由于场地土层具有非线性性质,在强烈地震动的情况下,场地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实际上应该比地脉动的卓越周期长。而且,地脉动的周期仅是反映场地土在微弱情况下的特征,其周期可能偏短。因此,地脉动卓越周期不可能完全等于地震动卓越周期。实测的地脉动周期与地震周期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至今仍然未被建立起来。美国人纽马克(Newmark)等人通过对1967年阿拉斯加地震现场实验的研究,曾提出为将场地地基在外直到正统,转变成为强震时的状态,可将地脉动卓越周期乘以1.5的调整系数。这个调整系数是否适用其它强震场地,还尚待验证。 §5.5 地震共振效应与震害 地震时,若建筑物的结构自振周期(或频率)与场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程技术文献的查找与利用.ppt
- 工程招投标概论期末复习指导.ppt
- 工程改善案制作技巧.ppt
- 工程数学 第一章 计算方法.ppt
- 工程数学积分变换教案.ppt
- 工程暨管理學院 - 華梵大學.ppt
- 工程机械发动机维修12.ppt
- 工程材料__十木材.ppt
- 工程材料3金属材料.ppt
- 工程材料 混凝土.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