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启蒙主义文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启蒙主义文论课件

莱辛的反驳2: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 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最高原则——美 诗的最高原则——真 雕塑《拉奥孔》把人物的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并非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有违形体美。 * 莱辛的反驳3:造型艺术应表现包孕性的顷刻 包孕性的顷刻——事物发展即将抵达而又尚未到达激情顶点的瞬间 选取拉奥孔叹息的瞬间进行表现,更能引发观众的丰富联想 * 结 论 “最能产生个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出更多的东西来。” 如果选择激情的顶点,“想象就不能往上面升一步,也不能往下面降一步;如果上升或下降,所看到的拉奥孔就会处于一种比较平凡的因而是比较乏味的状态了。” * 莱辛对诗画界限区分的重大意义 诗画一致说的弊端:在诗中求画,只注重描写外表,以美为尚;在画中求诗,往往忽视现实美的刻画,走向抽象和寓言化。莱辛否定诗画一致说的目的是要引导德国文学艺术走向现实主义道路。 * 3.市民剧理论 “就喜剧来说,人们想到对滑稽玩意的喜笑和对可笑的罪行的讥讽已经使人腻味了,倒不如让人轮换一下,在喜剧里哭一哭,从宁静的道德行为里找到一种高尚的娱乐;” * “就悲剧来说,过去认为只有君主和上层人物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人们也觉得不合理,所以要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让他们穿上悲剧角色的高底靴,而在过去唯一的目的是把这些人描写得很可笑。” * 市民剧对传统戏剧的变革 a.表现市民和市民生活; b.艺术家脱离宫廷,走向民间,真实描写现实 c.用单纯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取代华而不实的贵族语言 d.宣传平民道德,发挥戏剧的道德教育功能 e.批判三一律 f.主张戏剧以性格为中心 * 二、赫尔德的文论 (1744-1803)出身于纺织手工业者家庭,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历史学家,德国“狂飙突进”文学运动理论纲领的制定者。代表作有《论德国现代文学片段》、《批评之林》、《论莪相和古代民间的诗歌》、《诗歌中各族人民的声音》等。 * “狂飙突进”运动 18世纪70-80年代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也是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参加该运动者多属市民阶级的青年作家,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 “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精神 1.唤醒民族意识,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 2、反对封建束缚,崇拜天才,强烈要求个性解放; 3、受卢梭“返回自然”的思想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 代表作品: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 * 1.反对新古典主义趣味,重视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 各民族文学决不是“希腊文学的奴隶和殖民地”。 “一个民族越是粗犷,这就是说,它越是活泼,就越富于创作的自由;它如果有歌谣的话,那么它的歌谣也就必然越粗犷,这就是说,它的歌谣越活泼,越奔放,越具体,越富于抒情意味。” 不能以古希腊文学抹杀个民族文学的特点和独创性。 * 2.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文学与普通人民的血脉联系 赫尔德第一个使用“民歌”概念的人,也是最早搜集民间文学的学者之一。 “民歌是各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的心声” * “我们如果没有普通人民,我们也就没有自己的群众、民族、语言和文学,它们将不会活在我们心中,不会对我们起作用。……诗人一向是人民的创造者;诗人为人们创造喜悦,教育,工作,宗教,语言。” * 3.诗的魅力在于感人肺腑 ——诗力说 “艺术家是通过形象来感染我们的,他企图以艺术的幻象直接诉诸我们的视觉,使我们一下子便能领会整个画面;诗人却要感动我们的心灵,他利用语言和精神力量逐渐地感染我们,逐渐地展开他所构想的画景。” 诗人是第二造物主——诗歌是对“那创造万物并予以命名的上帝”的摹仿。 * 4.文学史观念——将社会学、生物学等理论引入文学史研究 5.“移情的批评方法” 6.“典型”理论 * 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 维柯(1668-1744),意大利启蒙运动时期法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近代社会科学的创始人。出生于那不勒斯,曾任那不勒斯大学修辞学教授和王室史官。代表作《新科学》。 * 《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从中得出关于各民族自然法的一些新原则》 “新科学”主要指历史科学或社会科学,试图将社会科学纳入到科学的体系中。 * 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学类型的变化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时代:神的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 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想象(形象思维)—推理(抽象思维) 文学类型的变迁:诗—哲学和散文 * “人的时代”以前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