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危害及干预 马姣姣 AS的特点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 IV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 V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入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斑块表面内膜被破坏而由增生的纤维膜(纤维帽)覆盖于脂质池之上。病变并可向中膜扩展,破坏管壁,并同时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形坏死等继发病变。 VI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 动脉粥样硬化:伴随一生的风险 Pepine CJ. Am J Cardiol. 1998;82(suppl 10A):23S-27S. 10岁开始 30岁开始 40岁开始 脂质沉积为主 平滑肌细胞和胶原 血栓出血 50岁开始 LDL-C 斑块 CV事件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引发事件 从易损斑块到稳定斑块 Libby, P. Nature Medicine 1:17-18, 1995 正常动脉 易损斑块 稳定斑块 内膜 中膜 外膜 纤维帽 脂核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管腔 纤维帽薄 脂核大 炎症细胞多 平滑肌细胞少 纤维帽厚 脂核较小 炎症细胞少 细胞外机制多 血管紧张素II 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 血压 斑块“稳定化”的途径 全面深入认识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血管疾病 心血管 疾病 Mason RP and Jacob RF Ross. N Engl J Med. 1999;340:115-126. 氧化应激 炎症 内皮功能失调 Ross. N Engl J Med. 1999;340:115-126 内皮通透性 白细胞进入 内皮粘附功能 白细胞粘附 巨噬细胞聚集 脂核形成 纤维帽形成 早在19世纪,病理学家尼古拉·安尼茨科夫(Nicolai Anitschkow)就首次通过兔高脂饮食模型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由胆固醇引发。 确定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种细胞类型 平滑肌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提出“无胆固醇无动脉粥样硬化” Anitschkow NN, Chatalov S (1913). über experimentelle Cholesterinsteatose und ihre Bedeutung für die Entstehung einiger pathologischer Prozesse. Zentralbl Allg Pathol 24: 1-9.? Anitschkow NN (1913). über die Ver?nderungen der Kaninchenaorta bei experimenteller Cholesterinsteatose. Beitr Pathol Anat 56: 379-404. Nicolai Anitschkow(1885 – 1964) 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是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 干预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不可缺少的措施 LDL-C进入内皮下 从LDL进入内皮下开始,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开始启动。这张图片显示了LDL进入内皮下的过程。在有高血压、吸烟、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存在时,内皮功能损伤越重,LDL-C越易进入内皮。 LDL-C 内皮 氧化应激 斑块不稳定 泡沫细胞形成 单核细胞迁移 内皮粘附 化学趋化因子 自由基生成 Adapted from Walter MF, Mason RP. JACC 44:1996;2004 氧化的LDL 正常LDL LDL氧化导致斑块不稳定 LDL致动脉粥样硬化HDL抗动脉粥样硬化 黏附分子 内膜 血管腔 内皮细胞 LDL LDL MCP-1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泡沫细胞 被修饰的 LDL HDL抑制LDL的氧化 HDL抑制黏附因子的表达 HDL 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 单核细胞 HDL主要通过影响胆固醇逆转运发挥作用 Benjamin J.Ansell Am J Cardiol. 2007;100[suppl]:3N-9N 与HDL“好”“坏”之变密切相关的结构学改变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apo-J整合入HDL颗粒 ↓apoA-1、apoA-2 ↓对氧磷脂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好”“坏”HDL,扮演角色截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