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水库灌区因应旱象 永续发展研究.pptVIP

白河水库灌区因应旱象 永续发展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河水库灌区因应旱象 永续发展研究

白河水庫灌區因應旱象 永續發展研究 報告者:陳崇賢 學號: 前言 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 白河水庫概況 文獻回顧 研究方法 結論 前言 近年來由於水資源需求持續成長,及受限於自然條件,新水源開發日漸困難,每逢長期降雨量偏低,致使河川乾凅水資源供需失調而發生乾旱缺水。 中南部地區,由於中央山脈阻擋東北季風之入侵,使得中南部地區有78%以上之雨量,集中在五~九月的梅雨、夏日熱雷雨和颱風雨。十~四月則為枯水期一旦這半年缺水,極易整年乾旱。 根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於2002年所調查之資料,台灣易發生土石流的潛勢溪流多達1,420條,崩塌地則共29,814處,面積廣達50,753 公頃 崩塌地若位於水庫集水區上游處,遇豪雨便將沖刷進入水庫內,加上台灣河流多屬短且陡,遇暴雨時水流湍急,沖擊地質脆弱河谷,洪水將挾帶大量泥沙進入庫區,因此國內水庫淤積問題是影響水庫壽命的一個重要因子。 研究動機 白河水庫為一兼具灌溉、防洪及給水等多目標功能之水庫。 白河水庫因淤積嚴重,有效蓄水量已降至建造當時之50%。 白河水庫供灌區域計有白水溪灌區、頭前溪灌區、東山灌區及糞箕湖灌區等4個灌區,其中白水溪灌區一期作水稻灌溉,常因水庫蓄水量不足,需以取消春季雜作灌溉,並實施加強灌溉管理措施,甚或實施救旱灌溉等因應措施來完成期作灌溉。 研究目的 從水庫水量之營運概況檢討水量不足原因,以EXCEL統計分析後,並以預估水源動態及各標的計畫用水量,在白水溪灌區一期作水稻灌溉用水不足時,研擬亢旱因應措施 不足水量之調配方案-鹿寮溪水庫、尖山埤水庫、烏山頭水庫水量調配及增設地下水井等,並檢討水量調配之可行性,俾能供台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作營運管理之參考運用 白河水庫概況 此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為23.3°C,年蒸發量約為1,351.5公厘。年降雨量平均約為2,353.2公厘,降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約佔總降雨量之87%,10月至4月為枯水期,豐枯懸殊。 白河水庫於民國54年6月竣工時測量有效容量為2,253.2萬立方公尺,但因上游集水區治理問題,每年因豪雨沖刷進入水庫之泥砂量平均45.8萬立方公尺(民國54年4月~92年8月),水庫有效蓄水量日漸減少,原有防洪、蓄洪及灌溉功能亦大幅降低,目前有效蓄水量依民國92年8月實測為1,142萬立方公尺,約佔設計有效容量之50%。 白河水庫灌溉面積包括911公頃雙期作田及1,981公頃之單期作田。 灌溉年供水量約2,500萬立方公尺,民生用水年供水量約70萬立方公尺,工業用水年供水量約25萬立方公尺,年計畫總供水量約2,600萬立方公尺。 近年來白河水庫因淤積日趨嚴重,蓄水能力不足,每年5月中旬至9月洪汛期洩洪機會多,而每年自10月起至翌年5月上旬即進入枯水期,水庫進水量大幅減少,導致春季雜作灌溉、白水溪灌區一期作水稻灌溉用水不足。因此,如何以有限之水源水量完成灌溉,成為嘉南農田水利會每年必須面對的問題。 文獻回顧 游以德(2004) ,對台灣水庫集水區永續經營評估,台灣水庫集水區面積幾乎占全台面積的七分之一,但真正能夠提供良好經營模式的水庫並不多,特別是近年來水災旱災的接踵而至,讓吾人必須對水資源的問題有更長遠與整體性的反省。 顯然,要使水資源能夠永續利用,僅仰賴興建水庫已不足因應,甚且過度開發水庫更會造成殺雞取卵的毀滅性結果,能夠評估水庫經營的標準更是重要。 國內二十座供應國人飲用水的主要水庫中,至少有七座水庫已經受到氮、磷等污染而產生優養化問題。 在污染來源方面,台灣水庫受到非點源污染(如農地、林地、建築、都市)的比重增加。暴雨沖刷下來的污染物、泥沙及營養鹽,大部分節流到水庫內,引起水庫的淤積及優養化問題。 水庫壽命因淤積關析,嚴重影響到水庫蓄水能力。 蘇惠珍(2006)﹑鄭可佑(2006)﹑羅建榕(2006)曾對目前國內具營運紀錄之主要水庫約有40座,利用其營運紀錄及淤積量測等資料進行分析探討,並利用淤積量、淤積率及淤積年增率等指標之排序進行淤積潛勢分析,藉以說明各水庫清淤之急迫性,以呈現淤積對各水庫營運的影響程度。 水田農業是最適應台灣高溫多雨地理環境。農田灌溉除確保高品質的農業生產力外,並具有生態性及生活性之外在公益機能及效益。 依蔡明華(2000)及林尉濤等(2005)指出,水田灌溉其實際貢獻有水循環系統之維護,抑止土壤之沖蝕與風蝕,有益生物養分之儲存與循環,水質污染之稀釋、分解和吸收,調和氣候,吸收過剩之二氧化碳等。 在氣候調節方面 吳富春、李長穎(2004)研究顯示,水田在夏季具有涼化環境之功效,每公頃水稻田相當於約620台家用冷氣機之冷房效果,而水田在冬季則有暖化環境之功效,每公頃水稻田相當於約2,400台家用電暖爐之暖房效果。 因應白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