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4膜受体
肝昏迷的GABA学说 突触后神经元对Cl-通透性?,膜呈超级化状态,神经功能抑制 Jak SOS SHPTP PLC ? Shc PI3K Ras Raf Mek ERK Transcription factor RTK PKB STAT GRB2 DAG PKC MAPK Stimulus MAPKKK MAPKK 生物效应 生长刺 激信号 raf MEK1/2 ERK1/2 MLK3,TAK, DLK MKK3/6 MEKK1,4 MLK3, MKK4/7 p38MAPK JNK1,2,3 Stress, GPCR, 促炎因子 Growth Factors 生长、分 化发育 炎症、凋亡、生长、分化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Cascades 生长因子 膜上受体 信号传导 转录调控因子 下游基因 生长因子 膜上受体 信号传导 激活转录 调控因子 下游基因表达 促进细胞增殖等(生长发育、肿瘤形成)。 * 二、 膜受体 (一)膜受体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1. 膜受体的基本结构 典型的膜受体为跨膜的糖蛋白,具有三个结构/功能域 (domain) 细胞外区 配体结合区 跨膜区 细胞内区 具有信号转导作用 生 物 效 应 信号转导通路 膜 受体 受体 配体 可溶性受体(soluble receptor) 膜受体的胞外区脱落以溶解或循环形式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中,被称为可溶性膜受体。可溶性受体能与膜受体竞争结合配体,从而阻断配体通过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及作用。 膜 信号转导 配体 可溶性受体 信号转导 生物效应 某些膜受体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在膜上,这种受体单独无信号转导功能。但能结合配体。IL-1的Ⅱ型受体就属于这种,由于IL-1的Ⅱ型受体能钝化配体的作用,被称为诱饵受体(decoy receptor)。 GPI 膜 2. 分类 (1)四次或六次跨膜的离子通道型受体 (ionotropic receptor); (2)七次跨膜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 (3) 一次跨膜的具有酶活性的受体: 1)受体酪氨酸激酶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 RTK); 2)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TSK)型受体 (protein serine/threonine kinase receptor) 3)鸟苷酸环化酶(guanylyl cyclase, GC)型受体。 (4)与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 连接的受体,如细胞因子 受 体超家族, 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5)TNF受体超家族; (6)其他:如运货受体,LPS受体、粘附分子或粘附受体等 α β γ α β γ Y pY S/T S/T-Pi GDP GTP GTP cGMP GPCR RTK PTSK型受体 GC型受体 离子通道型受体 (二)离子通道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 离子通道分为: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化学(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机械门控离子通道,如牵拉激活的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型受体兼有受体和离子通道的功能,通道的开闭受配体(神经递质等)的调控,故又称之为配基门控离子通道(ligand-gated ion channels)。由多亚基组成,主要分布于突触后膜和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 Na+ 膜 离子通道型受体模式图 配体结合 1.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和氨基酸受体 这类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构象变化使通道开放,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或运动终板兴奋或抑制。 (1)作为阳离子通道的受体: 1) N 型乙酰胆碱的受体(nAch R)(Na+, K+通道) 体内出现nAch R抗体,可导致重症肌无力。 2)中枢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NMDA受体: 对钙离子具有高通透性; NMDA的过度激活可致神经兴奋性毒作用: 脑缺血、缺氧或创伤 谷氨酸释放增加,重摄取减少 谷氨酸大量聚集 NMDA受体过度激活,Ca2+大量内流 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增高 激活脂酶和蛋白酶等 细胞死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