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学]第七章 发酵过程控制6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发酵12~18小时的生物热为: Q生物=24×159555.9+0.6×12309.2+6×10634.5-1.2×20934-15.4×15449.3=191098.1KJ/M3 191098.1÷6=31849.7 每小时的生物热为31849.7KJ/M3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四、利用温度控制提高产量 例1 利用热冲击处理技术提高发酵甘油的产量 背景: (1)酵母在比常规发酵温度髙10~200C的温度下经受一段时间刺激后,胞内海藻糖的含量显著增加。 (2)Lewis发现热冲击能提高细胞对盐渗透压的耐受力 (3)Toshiro发现热冲击可使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活力提高15~25%,并导致甘油产量提高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实验:甘油发酵是在髙渗透压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可望通过热冲击来提高发酵甘油的产量 正交条件A 冲击温度(0C) 40,45,50 B 开始时机(h) 8,16,30 C 冲击时间(分) 15,30,60 结果发酵16小时,450C冲击30分钟最佳,发酵96小时后甘油浓度提高32.6%,发酵罐实验见图 (A)16h,450C,30min (B)12h,450C,30min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A 温度;B 开始时机;C 冲击时间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A比B好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例2 重组大肠杆菌人Cu/Zn-SOD的高表达 Lac启动子,用乳糖作诱导剂 270C 300C 340C 370C SOD 4966 14270 6590 4638 比活 810 1471 679 526 蛋白 6.129 9.70 9.79 11.88 OD600 7.41 10.72 11.78 24.77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原因: 1、乳糖被用于合成菌体和其它蛋白,减少了合成SOD的原料,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和菌浓都增加。 2、高温下可能SOD降解速率增加,杂蛋白增加 3、低温下由于比生长速率低,质粒脱落减少 4、低温下菌的衰老减缓,死亡率低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小 结 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 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与它们的膜结构有关 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与细胞膜的液晶温度范围相一致 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与酶分子结构的区别有关,如蛋白构象稳定性因素改变,活性位点关键区域氨基酸的取代,离子束缚作用(ion binding)减弱,蛋白核心区域疏水作用下降等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温度影响反应速率 温度影响发酵方向 最适温度的选择 根据菌种 生长阶段选择 根据培养条件选择 菌种的生长情况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发酵过程引起温度变化的因素 发酵热是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 Q发酵=Q生物+Q搅拌-Q蒸发-Q辐射 生物热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基质代谢。它与菌种、发酵类型、生长阶段、营养条件有关 搅拌热与搅拌功率有关 发酵热测定: 冷却容量 燃烧热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思考题 7.16 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依赖可分类成哪几类微生物? 7.17 微生物对温度要求不同的原理是什么? 7.18 发酵过程的温度会不会变化?为什么 7.19 发酵热的定义 7.20 生物热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7.21 温度对发酵有哪些影响? 7.22 发酵过程温度的选择有什么依据?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第六节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一、温度对生长的影响 不同微生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根据它们对温度的要求大致可分为四类:嗜冷菌适应于0~260C生长,嗜温菌适应于15~430C生长,嗜热菌适应于37~650C生长,嗜高温菌适应于650C以上生长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每种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可用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来表征。在最适温度下,微生物生长迅速;超过最高温度微生物即受到抑制或死亡;在最低温度范围内微生物尚能生长,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世代时间无限延长。在最低和最高温度之间,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最适温度后,随温度升高,生长速率下降,最后停止生长,引起死亡。 发酵工程控制 温度变化及其控制 微生物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中考数学 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压轴题(原卷版).pdf VIP
- IBMS楼宇智能化建设方案.pdf VIP
- 春江花月夜.ppt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口腔学)专业课答案(1-2).docx
- 专题2.3 幂函数与指、对数函数【九大题型】(举一反三)(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 VIP
- 专题11四点共圆模型-【压轴必刷】2023年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pdf VIP
- 管培生面试的问题 .pdf VIP
- 射频电路设计课件.pptx VIP
- 项目方案文档-可靠性保证大纲.docx VIP
- 有孔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