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旋流分离器液固分离数值模拟研究.doc
旋流分离器液固分离数值模拟研究
杨博文郑小涛周瀚浩文王浩宇黄苏
武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旋流分离器被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是一种古老而现代的多相流分离技术。被 广泛用于各个行业。水力旋流器的内部进行着复杂的两相流运动,是液相以及固 体颗粒相分离的一个过程,而固体颗粒的在旋流器内部的运动,很大程度上由 液相的运动所决定。本文通过采用CFD软件FLUENT对旋流分离器进行模拟研宂, 液体的连续相采用RNG K-e模型,闹体离散相采用DPM模型,通过数值分析可 以得到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情况,探宄进U速度以及颗粒大小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粒径大小;入口速度;模拟;
旋流分离设备m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采矿等行业[2-3],自从E.Bretrwy 于1891年申请了首个水利旋流分离器的专利后,旋流分离技术的研宄开始了飞 速的发展。分离效率是评价一个旋流分离器好坏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影响分离 效率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分为三类:操作参数、结构参数和物性参数。本文利用 CFD〔4,5〕软件FLUENT[6, 7〕探究混合物进门速度以及分离颗粒的粒径对旋流分 离器效率的影响。
1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1. 1基本原理
图1旋流分离器内部流动情况
离心沉降作用是旋流分离设备的主要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压强作用之下,由入 口进入的混合流体(常见的有固-液混合物或油水混合物等)沿着切向方向进入 到旋流分离器的内腔之后,由于高质相和低质相存在着密度差,所以受到不同 的的向心浮力、离心力以及流体阻力,所以在旋流分离器内壁的限制下,部分流 体一边向下一边向中心做着旋转运动,这些便形成了外旋流,由于旋流分离器 内部中心低压区的吸引以及分离器圆锥段的限制,内部的流体变为向上做着旋 转运动,这些便形成了内旋流,如图1所示。
随着流动半径的减小,压力能逐渐转变为流体的动能和其他的能量损失。高质相 在径向主要受到:离心惯性力,向心浮力和流体阻力[8-10],这3个不同的力促 使不同密度不同粒径的微粒在旋流分离器的径向上有序的分布,并最终随着外 旋流从底部被排出,或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
1. 2 RNG k- e湍流模型
Yakhot和Orszag等人利用重整化群理论发展并改进而成的RNG e模型,在
k-e模型的基础上,增加Y—个附加生成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Y标准 k-e模型上的一些不足。
RNGk-e模型考虑了有效雷诺数对湍流输运的影响,通过对旋转流动的研宄, 使RNGk-e模型适合处理低雷诺数、旋转度人的流动以及高应变率的流体。所以, 本文中将采用该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viz/
2.1计算模型
本次计算采用的主要几何参数如下:D=275mm,S=50mm, B=32mm, De=68mm, hl=200mm,h2=530mm,入口段内径 50mm,溢流管长度 160mm。
将分离器分为四个区域:入口段、圆柱段、圆锥段、溢流管。旋流器的结构阁如 图2所示。
图2旋流分离器模型
2.2网格的划分
网格的生成为数值模拟前处理的一个过程。模型的网格划分是进行数值计算非常 关键的一步,网格质量的好坏,不仅仅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度,而且会让 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错误。
针对旋流分离器内部的流场特点,此次计算将采用ANSYS自带的ICEM CTO对旋 流器网格进行划分。经过大量模型计算,比较后证明:计算网格划分得太稀疏, 不能准确反应流场的特征,误差大;网格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时,己经可以较好地 反映出真实的情况,继续增大网格数目,不再能加强计算的精度,却增加了计 算消耗的资源,降低了计算的速度。木章模型将整个计算域划分为53万左右的 网格数目,包含156万个面,54万多个节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计算结果。网格 划分如图3所示
图3分离器网格划分
2.3计算的材料以及边界条件
材料参数如表1,所说的边界条件是在求解域的边界上所求解的变量或其一阶 导数随地点及时间变化的规律。
入口:速度进口 (velocity inlet),大小为 20. 00m/s;
出口:自由出流(outflow),流量为1;
颗粒捕集U:自由出流(outflow),流量为0;
本次模拟的离散相为沙粒,密度为1500kg/m。
表1材料参数 下载原表
3模拟结果
3. 1单向流结果
3.1.1单向流速度云图
由于本次采用的单侧入口,导致了旋流器内部的漩涡核心并不在轴心。从图4 中可得到,圆柱段的速度对称性差一些,而圆锥段的速度对称性较好,等速度 线基本上是圆环。从全局来看,分离器内部的液体旋流是比较对称的,由速度分 布的云图颜色可以看出,上部分的速度大小的对称性略差,入门一侧的速度较 大;而越趋向下部分,速度大小分布的对称性越好。
图5为纵截面上的速度矢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