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人文之墨的发展.doc
材料人文之墨的发展
刘超
本期材料史话继续“材料人文”话题。先前,本栏FI分别讲述了文房四宝屮的毛 笔、宣纸、砚台材料及发展历史,本期就为读者讲述墨的材料和历史。
图1天然石墨与人工墨
在本栏目的《材料人文之毛笔材料的演变》一文屮,提到毛笔产生于5 000多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而墨产生的时间同样悠久,与毛笔基本相同。因为,
“笔”与“墨”需要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用于书写和绘両。需 要注意的是,墨的产生(发现与使用天然墨)与墨的发明(人工制墨)却不可 混淆(图1)。
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墨是天然墨,如矿物石墨、植物墨(某种树的汁液)、动物 墨(墨斗鱼体内的墨汁等):而墨的发明则是人们根据书画或其他用途的需要, 对材料的认知和利用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即人工制墨。本文将主要围绕人工墨展 开。
、天然墨的发现和利用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现在山四省朔州市峙峪文化遗址(阁2)中,曾发现距今3 万年左右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块天然石墨,考古专家推测其很有可能作为 当时人类某一群落的原始宗教物品,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做“墨”使用。当然,这 个只是推测,并不能作为墨最早被利用的证据,属于弦外之音。
20世纪70年代,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姜寨村出土丫一套距今5 000多年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书绘工具,石砚、砚盖、磨棒、陶杯等倶全,同时还发现 了数块黑色的颜料。这也是W内发现最早的一套书写工具。姜寨遗址(图3)地 处黄河流域中段,属于仰韶文化范畴。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具有黑、红、 黄、A等色彩,条纹绚丽、构图合理、造型优美,成为我国远古吋期艺术创作的 翘楚。
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工业研宄所曾经对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而的颜料 进行分析,确定了颜料是在陶器经过高温烧制之前被岡到器物表面的矿物,是 碳、氧化锰和三氧化二铁,古书中记载的“石墨”的统称。
此外,在《拾遗记》(东晋王嘉所著)中有“尅树汁为墨”的描述,“尅”就是 刻的意思,王嘉推测是从一种树中提取树的汁液,用以作为墨。北宋苏易简 (957-995)撰写的《文房四谱》(图4)上记载冇“乌贼鱼腹中冇墨,今作好墨 用之。”的语句,意思就是用乌贼体内的墨汁作为墨使用。
由于天然墨的形成不受人为控制,不同的书画材料对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墨 质较差,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需耍,研制质地更好、能满足不同 需求、又可大量生产的人工墨,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并被加以重视。
以上是对广义上的“墨”(即早期的天然墨)的介绍。狭义上的“墨”,即人工 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墨”。它源于何时,怎样发展的呢?
二、人工墨的起源与发展
人工墨的起源
关于墨的起源,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典籍和文献中寻找到些许踪迹。明代朱常涝 在《述古书法纂》上说:“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罗 颀的《物原》记载“刑夷作墨,史籀始墨书于帛。”从这2本典籍的记载,传说 刑夷应该是最早制作墨的人,而史籀是周宣王(?-前782年)时的太史(起草 皇帝文书的官吏)书写用的墨则来自刑夷,据此推测人工制墨最早应在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末年。不过这2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或是一家之言,缺 乏充足的旁证支撑。
西汉礼学家戴圣所著的《礼记》记载:“史定墨”,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这句话 作注解时说:“墨(用墨书写过的龟壳或动物骨),兆坼也。”古代称占卜为 “兆”,“坼”是烧骨裂纹。“史定墨”翻译为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用墨书写 在龟甲(墨龟)或牛胛骨上,再进行锲刻,继以火烧灼,观其裂璺,以定凶吉 (见图5)。”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殷墟,从1928年首次发掘开始,先后出土过许多甲 骨,从对甲骨上一些残留墨料的化验得知,其中红色是朱砂,黑色是碳素,碳 素也是现代墨的基本原料。
从以上的文献和考古记录记载,以及一些出土的物件上的色迹看,早在3 000 多年前的商代,巫师们就用墨及朱砂等来书写文字了。墨的起源至少应在3 000 多年以前。
人工墨的发展
近年来,考古学界陆续从考古遗址中发现了人工墨的实物。1975年在湖北省云 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有墨块及研墨工具。墨呈丸状,直径2. 1cm,长 1.2cm,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墨,距今己有2 200多年。通过对睡虎地 的秦墓出图墨块的化验得知,墨的成分包括松烟和黏合剂。早期人工制墨主要是 松烟(松木燃烧后所凝之黑灰),黏合剂主要是动物骨胶(鹿骨胶、麋骨胶,也 用牛骨胶)。这己经成为人工墨的雏形。
图2山西省朔州市峙峪文化遗址标识石碑
图3姜寨新石器时代复原图
图4北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现代版
图5博物馆里的甲骨上面墨的颜色依然浓重
(1)人工制墨兴于汉
在我国制墨史上,汉代是一个转折时期。这时期松烟墨大量出现,为以后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内制墨业的发展,奠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型客车车身疲劳破坏CAE仿真.doc
- 微课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oc
- 慈善捐赠对私营企业家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doc
- 我国输配电价格改革研究.doc
- 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动态监测——基于CCA和动态因子copula模型的研究.doc
- 或有可转换债券与投融资分析.doc
- 户籍与创业城乡居民自我雇佣的差异研究——来自CGSS2008的证据.doc
- 所有权安排及经理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影响——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doc
- 技术引进来源地对地区技术结构的影响——基于长三角与珠三角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的比较研究.doc
- 指称功能与表情功能之体现——以张谷若《弃儿汤姆·琼斯史》中译本为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