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思考.doc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思考
王苍林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木文对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祌”培养路径进行了探究,首先分析了 “工匠精 神”的历史内涵与吋代价值,阐述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本文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从思想层面加以重视,把工匠精神纳入课堂教 学、实习实训中去,要在校园中营造培养“工匠精祌”的氛围,借助一批精专师 资队伍,来逐步提升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培养路径;
王苍林(1988-),男,安徽宿州人,讲师,从事于农业经济管理方 向研究。
基金:2017年辽宁水利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工 匠精神”培养研宄);课题编号:lsyjkt201728
Reflections on Cultivating Path of Artisan Spiri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WANG Cang-lin
Liaoni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raining path of ’’artisan spirit’’ fo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onnotation ancl the value of the times of artisan spirit and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rtisan spiri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artisan spirit should be emphasized from the ideological level, the artisan spirit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nternship training, and a group of qualified teachers should be trained to gradually enhance students artisan spirit.
Keyword:
artis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raining path;
0引言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 一词便迅 速走红,这是政策的引导也是市场的需要。借助“工匠精神”提升中国产品的品 质,使“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 而中国经济能一枝独秀,这离不开中国人的爱尚敬业、勤奋工作和精益求精。高 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王丽媛,2014),它以就 业为导向,旨在服务于基层一线的工作岗位。因此本文旨在对工匠精神的内涵、 时代价值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路径进行研宄和分析。
1 “工匠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
1.1 “工匠精神”的历史内涵
“工匠精神”在屮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它是屮国文化精粹屮不可或缺的 组成部分。许多A籍如:《考工记》《天工开物》《齐民要术》等有中国占代技 术文明的记载(薛栋,2013),能工巧匠们为华夏民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 庖丁解牛、班门弄斧的故事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工匠潜心发明的“造 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深刻的影响了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进程。 屮国文化历史悠久,工匠精神更是源远流长,其历史内涵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 方面:
1.1.1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
刻苦钻研是“工匠精祌”的动力源泉,是追求完美的具体体现。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作为职业技能 型人才,没有“闻鸡而起”的刻苦精神,就没有口渐精湛的技术进步;没有锲而 不舍的执着精神,就没有要耀眼夺目的精美作品,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 年功”,工匠精神需要耐着性子守住寂寞。
1.1.2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的师道精神
“工匠精神”需在师傅与徒弟之间代代和传,更需要学生虚心求教。古代技能的 传授有家族式和师徒式两种,无论何种形式,学生对师傅都极为尊重,所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师就是尊重师傅精湛的技术,就是虚心请教的精神; 重道就是尊重规律,尊重知识,运用事物的规律来达到技术融会贯通的地步 (李进,2016) o
1.1.3精益求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