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一、概述 (一)概念 感受器(receptor) : 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和装置。 如: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 感受器结构形式多样 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共同组成的器官。如:眼、耳等 分类 据部位:内外 据性质:光 机械 温度 化学 伤害性等 感觉器官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1. 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2. 换能作用(transducer function): 将其它形式能量转化为生物电. 感受器电位 发生器电位 3. 编码 (coding)功能 4. 适应(adaptation) 二、视觉 (一)概述 眼的结构 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锥C 感光系统 视杆C 双极细胞 视神经节细胞 感觉器官 视觉过程: 外界物体光入眼 折光系统 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 光电换能 视神经上AP 编码组合 上传至大脑皮层枕叶及周围区 中枢整合 视觉 进入记忆或机体功能变化。 简化眼成像的情况 远点 视力:眼能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 (二)眼的调节 1. 晶状体的调节 动眼N副交感NF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 近点: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老视 2. 瞳孔的调节 视近物或强光下,瞳孔缩小。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视网膜上光照强度而变化的反应。 其中枢在中脑。临床可用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麻醉的深度和病情危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感觉器官 3. 双眼会聚 视近物时,双眼会聚,使物像仍能落在视网膜的相称位置。 非正视眼:近视、远视、散光 (三)眼的感光功能 1. 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色素细胞层 感光细胞层:视杆和视锥细胞 双级细胞层 视神经细胞层 2. 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黄斑 生理盲点 3. 视网膜的感光换能机制 (1)视杆C的感光换能机制 ①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Vit. A摄入不足可导致夜盲症。 (2)视锥C的感光换能和颜色视觉 ① 视锥C的感光换能 感受红、蓝、绿三种光 色盲 色弱 三、听觉 概述: 空气振动的疏密波 20-2万Hz 听阈 最大可听阈 最敏感的声波 1-3KHz 人类语言 300-3KHz 听觉的产生过程 (一)外耳集音,传音 中耳传音,增效(24.2倍) 鼓膜:卵圆窗膜 18.6 长臂:短臂 1.3 (二)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1. 耳蜗的基本结构 2. 辨别不同频率声音的基础 行波理论: 声波的频率愈低行波传播的得愈远, 最大振幅出现得部位愈靠近蜗顶; 行波的最大振幅出现后,很快即消失,不再传播。 3. 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1)毛C的RP 毛C内电位:-70 ~ -80mv 蜗管内电位:80mv (2)感受器电位 (2)微音器电位 微音器电位: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产生的波形、频率和幅度都与刺激声波一致的电位变化。 特点:与声波一致;潜伏期短(0.1ms);无不应期;对缺氧、麻醉、疲劳不敏感。 四、内耳(前庭器官)的平衡感觉功能 (一)感受装置、适宜刺激及其主要功能 半规管、椭圆囊、球囊 1. 半规管 感受装置:壶腹嵴 适宜刺激:旋转变速运动(正负角加速度) 功能:调节相应的肌紧张,维持正常的姿势,协调机体的平衡。 2. 椭圆囊和球囊 椭圆囊——椭圆囊斑——机体直线加减速运动 球囊——球囊斑——头部位置的相对改变 功能:形成头的空间位置觉和感知自身 的运动状态; 维持正常的姿势和运动中的平衡。 感觉器官 (二)前庭反应 1.姿势调节反射 2.前庭自主N反应:前庭功能过敏或前庭器官受到过强或过长的刺激,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 3.眼震颤 眼震颤 本章要求 1. 感受器的概念,一般生理特征; 2.视调节的过程,作用; 3.两大感光换能系统的特点及生理作用; 4.视杆细胞感光换能的机制,特点; 5.行波学说的内容; 6.耳蜗微音器电位; 7.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作用; 8.眼震颤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返回 感觉器官 返回 返回 返回 感觉器官 返回 返回 感觉器官 返回 * 蔺 艳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 视紫红质 视锥色素 感光物质 会聚式 低会聚,甚至单线式 与传递C的关系 视网膜周边 密集于视网膜中央凹 分布部位 无 有 色觉 弱 强 分辩力 弱光(夜晚) 强光(白昼) 感受光强度 高 低 光敏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1T808 地下空间安全使用检查规范.pdf
- 国土空间规划术语.pdf
-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卞佳丽 著课后习题答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资料.pdf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标准答案)+听力音频.docx
- 2024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科学《小小工程师》ppt课件.pptx VIP
-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填写示范(模板).doc
- 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docx VIP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政治试卷(含标准答案).docx
- 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型(重庆专用)几何填空题-重庆中考压轴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