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艺术]皮鞋设计
规律: 女鞋后跷每抬高 l0 mm,前跷降低 l mm; 男鞋后跷每抬高 5 mm,前跷降低 l mm。 三、脚底与楦底凹凸度的关系 1.前掌凸度和踵心凸度 成人各种鞋楦一般控制在4-6mm之间。高细跟女鞋的前掌凸度约4mm,平跟鞋约5mm,一般男鞋的前掌凸度,中跟4-5mm,平跟约6mm为合适。 形状呈三角形; 三、脚底与楦底凹凸度的关系 1.前掌凸度和踵心凸度 踵心凸度控制在3-4mm,形状呈半圆形。 2.底心凹度 鞋楦底心凹度与后跟高度有关: 后跟越高,楦体底心凹度越大; 后跟越小,楦体底心凹度越小。 鞋楦底心凹度与年龄有关: 年龄越小,脚底心凹度越小; 年龄越大,脚底心凹度越大。 四、脚与楦后弧线的关系 a. 鞋楦后跟凸点高度应略大于脚型后跟突点高度 b. 鞋楦后跟弧线大小与后跟高度有关 因为鞋后跟越高,身体及脚越往前倾,所以楦斜长应逐渐减小 五、脚与楦伏面曲线和足弓曲线的关系 纵断面的脚型轮廓与楦型轮廓基本相似 后跟垫高的状况下,适应了脚的生理机能 1.伏面曲线 (1)楦伏面曲线高于脚型 (2)鞋品种不同,伏面曲线的高低不同(皮鞋最高) (3)伏面曲线与脚型的一致性 特点: 2.足弓曲线 (1)前段:楦低于脚,以“容”的方向设计。 (2)后段:楦高于脚,以“托”的方向设计。 3.足弓曲线的特征 前掌部位,腰弯部位,踵心部位 (1)腰窝部位设计要防止脚在鞋中向前滑。 (2)踵心部位 A.踵心部位中心设计要有凸度,与脚跟圆弧相吻合这样脚就不致滚动. B.踵心部位曲线向腰弯部位过度时,曲线应平滑,呈缓坡状。 六、楦体头厚与人脚拇趾高度的关系 第二章 楦型设计及其对帮样设计的作用 第一节 脚长与楦长的关系 一、几个主要长度的概念 (1) 楦底样长: 指楦底前、后端点的曲线长度。 (2) 楦全长:指楦底前端点与楦后跟突点的直线长度。 (3) 放余量 为了保证脚在鞋内有一定的活动余地,以及美化头势的 需要,脚趾前端点距楦底前端点之间应加一定的余度。 (4) 后容差 楦底后端点与楦后跟突点间的投影距离。 二、脚长与楦长的关系 1.楦底样长度大于脚长 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行走、劳动或季节变化而引起脚的胀缩; (2)运动的要求,脚在弯曲时向前有个前冲量; (3)美化头式的需要 2. 楦长和脚长的关系: 鞋楦底样长=脚长 十 放余量 - 后容差 结论: 1.童鞋楦的放余量与成人鞋楦相比要稍大一些 ; 2.随着鞋的品种、式样的不同,鞋楦的底样长、放余量和后容差也是不同的 。 第二节 脚围与楦围的关系 一 感觉极限的含义 脚与鞋在对应部位(如脚跖围与楦跖围、脚长与楦长等)上,所能感觉出的限度称为感觉极限。 如某人的脚长为250毫米、跖围246毫米,应该穿多大围度的鞋子最合适呢? 可以根据其脚长作出长度一样,但肥瘦不同的鞋若干双,让其试穿,试穿结果,如果240毫米围度的鞋最合适,那么他这种脚对应于鞋最适宜的感觉极限就是6毫米。也就是说,对于这种脚,若穿比240毫米围度大或小的鞋不是肥了,就是瘦了。 怎么理解感觉极限? 那么,对于脚围246毫米的脚,就只有240毫米围度的鞋能穿吗? 根据试穿结果并不是这样。其实在237~244毫米围、度范围内的鞋他都可以穿,只是前者瘦了些,后者肥了些。但如果超出了上述范围(女236,245毫米)就很明显不能穿了(即一个太瘦,一个太肥,穿了以后无法走路)。 综上所述,对于脚围是246毫米的脚,虽然以240毫米的鞋穿起来最合适,但是像237~244毫米的鞋也可以穿,所以其穿鞋的选择范围是244~237 =7毫米。 这个7毫米就叫做脚对于鞋的适穿感觉极限。 二、做感觉极限试验的目的 1.确定感差值 做了感觉极限试验就可以知道脚型和楦型到底是什么关系。如第一次全国城市成年男子的中等脚围是247毫米。而这个数值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很明显用这个数值做继来的鞋子对于这种中等脚根本就不能穿(太大)。 通过感觉极限的试验结果,241毫米围度的鞋对于这种中等男脚最合适,那么从试验结果就清楚知道对于中等男脚的脚型与楦型的关系就是241-247=-6毫米,也即脚型与楦型在趾围部位相差6毫米最适宜。 对于其它围度的脚型,依此类推算出最适宜的楦围。 把这个反映脚型与楦型关系的差值叫做感差值(在生理学上称感差阈值)。用公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