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三、几种新型肥料的市场开拓与推广应用 涂层尿素重点问题肥料的改性产品 工艺简单,成本价不高, 材料易得(多肽、黄腐酸、微量元素等) 涂层后直径只增加1/12~1/20,可以降低贮存中的结块性 溶解性稍缓,普通尿素全溶需9分钟,涂层尿素可延长到19分钟 。 肥效略有延长。 新型肥料类型 稳定性氮肥的生产与应用 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都 是氮肥稳定剂,按量加到氮肥中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速效氮肥的稳定性,从而延长肥效,降低氮素的损失。 新型肥料类型 脲甲醛肥料的种类与应用 常见品种有脲甲醛缓释氮肥、脲甲醛缓释复混肥料、部分脲醛缓释掺混肥料等,既有颗粒状也有粉块状,还可配制液体肥供施用。 在国外主要用于高尔夫草坪、蔬菜和园林等,在日本脲甲醛肥料用于水稻田。 * 国家标准对脲醛肥料标识的规定: 脲甲醛肥料产品应在包装袋上标明: 总氮含量、尿素氮含量、冷水不溶性氮含量、热水不溶性氮含量等 如产品为吨包装时,只需标明脲醛种类、总氮含量、尿素氮含量、冷水不溶性氮含量、热水不溶性氮含量、净含量、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 脲甲醛缓释肥成分与特点 产品不是单一化合物,其中含有从一甲基二脲至五甲基六脲等系列聚合物。 其全氮(N )含量大约38%。 脲甲醛所含3组分的水溶性都比尿素小得多.它是国际公认的经典缓释性氮肥。 脲甲醛肥料的缓释期可以不同,随着聚合物链段的加长肥料的溶解度降低,与此相应的缓释期就越长。 脲甲醛肥料的缓释性不可调,不属于控释肥。 * 脲甲醛肥料推荐施用技术 脲甲醛缓释氮肥只适合作基肥施用。 在水稻、小麦和棉花等大田作物作基肥施用时,应该配有适当速效水溶性氮肥,肥效才好。否则往往在作物前期会出现供氮不足的现象,而难以达到高产目标,却白白增加了施肥成本。 关键生育期要酌情追施硫酸铵、尿素等速效氮肥。 任何情况下,基肥中不能忽视磷钾肥的匹配,可用单质过磷酸钙、磷一铵、磷二铵和氯化钾等。 * 我国新型肥料的发展与使用 肥料创新要迎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 目 录 我国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应用趋势 (重点就缓、控释肥料与水溶肥料) 国外新型肥料发展应用现状 新型肥料的市场开拓与推广应用 * 一、 我国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应用趋势 新型肥料的定义 新型肥料是在养分结构、功效、施用方法、养分释放方式和周期、适用对象、生产加工方式等方面区别于现实中常规大量存在和使用的肥料的一个概念。这种“新”表现在: 是动态的,甚至于可循环的 既是对常态的破坏,又是补充 有风险 有引导性 高利润 新型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肥料结构不断优化。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氨基酸类和腐植酸类肥料、调节剂和添加剂类以及缓/控释肥料等新型肥料大量出现,发展很快。具有提供作物生长所需养分、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未来30年我国肥料产业的研究和发展重点将从提高施肥水平转向提高肥料效率,实施质量替代数量的发展战略。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是一类以微生物生命活动及其产物导致农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微生物活体制品,具有生产成本低、效果好、不污染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减少化肥用量的优点。根瘤菌肥料是最重要的生物肥料。 据估计,全世界目前生物肥料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除了在豆科作物上被广泛应用外,在蔬菜、粮食作物上应用面积也不断扩大。 我国目前约有500个生物肥料企业,年产量超过200万吨,已逐渐成为肥料家族种的重要成员。 生物肥料研究的技术趋势 根瘤菌肥料(PGPR)是研究热点 加强生物肥料应用基础研究 生物技术在菌株筛选中发挥重要作用 发展生物肥料新剂型,改善生产条件和工艺,构建多功能组合菌群肥料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在培肥地力与改善作物品质,特别是改善风味食品品质上具有化学肥料不可比拟的作用。 国外在有机肥发酵工艺、技术和设备上已日趋完善,基本上达到了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但是设备造价昂贵,运行成本高,难于在国内直接推广应用。 我国研究有机肥的重点:一是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二是工厂化处理畜禽粪便生产商品化有机无机复合肥技术。 有机肥料研究的技术趋势 商品化有机肥的生产与畜禽废弃物处理相结合 快速发酵与除臭技术成为发展商品有机肥的技术关键 肥料制作的关键技术在于肥料剂型、有机-无机配伍 为了解决一些速效性肥料(尤其是氮肥)养 分释放与作物吸收不同步而造成养分损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