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重点(第四版).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监测重点(第四版)

绪论 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我国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指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基本上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饮用水不存在自净问题,因此无BOD5、溶解氧等指标。 大肠菌群因在消毒过程中抗消毒剂能力最强、在环境水体中最常见(即最有代表性)、监测方法容易,而作为致病菌监测代表。 我国饮用水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游离余氯是特征消毒效果的指标。但它是强氧化剂,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其次,如果水中含有有机物,会生成氯胺、氯酚,前者有毒,后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故国外已普遍采用臭氧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对它们进行监测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污染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按照监测分析方法原理,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1)化学分析法。 (2)原子吸收光谱法:可测定多种微量、痕量金属元素。 (3)分光光度法:可测定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离子或化合物,在常规检测中仍具有较大的比例。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用于各种水体及底质、生物样品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一次进样,可同时测定10~30中元素。 (5)电化学法:在常规检测中也占一定比例,并用于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6)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将分离和测定结合于一体的分析技术,一次进样可连续测定多种离子。 (7)其他方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等在无机污染物监测分析中也有一定应用,特别是ICP-MS法,其灵敏度比ICP-AES法高2~3个数量级,适用于痕量、超痕量有害元素的测定 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主要有:(1)气相色谱(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它们是分离分析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有力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适宜测定热稳定性差和挥发性差、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弥补了气相色谱法的不足。(2)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可以对复杂环境样品中的微量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其他方法:在常规检测中,化学分析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等也有一定应用。 三、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 1、布设原则:(1)在对调查研究和对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域尺度范围,考虑代表性、可控性及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类型和采样点数量,并不断优化,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代表性环境信息。(2)有大量废(污)水排入江、河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入海河流河口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湖泊、水库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3)饮用水源地和流经主要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质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的水域或河段,应设置监测断面。(4)监测断面的位置要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浅滩的顺治河流。(5)监测断面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资料。 2、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基本混匀处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