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习俗的演变》同步练习1.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有了很大变化,对下列表格中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项目 以前 现在(清末民初) 日常生活 无照相、电影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发式 清军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子 剪辫子 人际称谓 老爷、夫人 先生、君 服饰 长袍、马褂、旗装 西服、中山装、旗袍 A. 照相术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西方国家诞生。 B. 剪辫子只是人们审美的变化。 C. 人际称谓的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 变化后的服饰全盘西化。2. 在一部历史小说中,主人公出生于1850年,60岁去世?他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 A. 在商务印书馆任职 B. 在申报上看到《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 C. 被强令剪掉辫子,并穿上了中山装 D. 乘京张铁路火车赴京3.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火车传入中国 B.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C.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等法令 D. 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出行的方式,促进了商品的流通4. 1919年春,胡老太爷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C. 报童在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 他的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5. 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辫子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6.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 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 居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C. 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D. 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7. 假如你生活在中华民国时期,你不可能看到或享受到的生活方式是 A. 穿中山装或旗袍?B. 多数男子无辫子 C. 照相?D. 上网查资料8. 近代以来,随着“莽莽欧风卷亚雨”,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下列变化中体现了平等思想的是 A. 女式高领服装流行?B. 电影的出现 C. 剪发辫?D. 行握手礼9.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 镜头一:商人身着西服到北京洽谈生意 B.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申报》了解新闻 D. 镜头四:商人见到政府官员称“老爷”“大人”10. 下列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化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到照相馆拍照留念;?B. 剪辫子,留短发; C. 男士流行穿西服;?D. “大人、老爷”等称呼沿袭使用;1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至少三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3)19世纪末,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分别写出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和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的出版机构。(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答案和解析【答案】 1.C 2.C 3.D 4.D 5.B 6.D 7.D 8.D 9.A 10.D11. (1)服饰、饮食、交通、婚姻礼俗等;(2)特点:中西合壁,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3)报纸:《申报》;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4)积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 【解析】 1.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表述不是对表格内容的理解,故错误。B剪辫子是中华民国的政府令,故错误。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国民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遍称呼改为“先生”或“君”。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课件(共17张).ppt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优质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精美课件.ppt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精品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课件(共24张).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优质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优质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文化教育的进步》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文化教育的进步》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文化教育的进步》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教学设计.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同步习题(含答案).docx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ppt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共16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