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家长会课件1232
衷心感谢你们的到来 教育是辛苦的 教育是快乐的 孩子们都是可爱的 您的到来一定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定有利于教育我们的孩子, 一中的教育事业需要您的支持! 谢谢! 1.要沉着冷静地面对孩子的学习态 2.要客观地分析孩子的成绩和名次 3.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规范的生活习惯 现代教育的范畴正在扩大,它除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故而诞生了‘家长会’。家庭教育不能急,家庭教育不能松 高中学生的特殊性 1.正是心理逆反高潮 2.考学迫在眉睫,压力不容喘息 3.想挣脱家庭的管束,取得自由 一、如何与子女沟通 资料表明 1.某计生委对664户家庭问卷调查亲子沟通状况不容乐观。80%的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每天不到1小时,30%不到半小时,二成以上的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感到无奈、困难、甚至紧张。 2.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研究发现:能够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经常向父母倾诉的青少年,较少出现学习成绩欠佳或染上酗酒等恶习。 3.多数的事实是,孩子满14岁之前,通常什么都跟父母说,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或辅导员,最后才轮得上自己父母。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感觉到,他们已经很难跟十几岁的子女进行足够的沟通。 4.众多教育专家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以下6?种方法是帮助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的较好的办法 。 (一)、做一个好听众 随着年龄的增大,许多青少年认为坐下来同父母细诉衷肠是一件很别扭的事。而对于父母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那样做是很自然的,其诀窍就是要让家里时时有一种“聆听的气氛”,这样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谈,自然会来找你。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视。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儿女说话,会让儿女觉得自己受重视,而创造这样的 “聆听气氛”会很有效。 (二)、学会与子女平行交谈 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用平行交谈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儿女谈话往往能引起热烈的反应。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 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 孩子变坏的征兆 1 语言——谎话,脏话。 2 穿着——时髦,暴露,不穿校服。 3 外貌——发型,纹身,老受伤。 4 行为——鬼鬼祟祟,反锁房门,神色异常。 5 态度——易怒,赌气,自暴自弃,无理取闹。 6 作息—早出晚归,去向不明,时间没有规律性。 7 书包——装不良书刊、药、烟、酒。 8 成绩——一落千丈 9 交友——有不念书的朋友,身边的人爱玩。 10 用钱需求量突增。 (三)、只做顾问不做“指导员” 有时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很好,孩子们也不喜欢,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指导员”,而是会细心地聆听,协助他们做出抉择,建议他们怎么做。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要少批评,多想办法教他们走出困境。父母要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寻找原因,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解决方法。 (四)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并非完全由父母来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渴望有自己的自由的空间,父母尽量不要擅入他们的房间,不要让他们觉得只有跑到外面才会有这样的空间。 (五) 、不要无所不问 孩子有时不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这样,你应该把孩子告诉你的任何事情都视为礼物,加以珍视。曾有一位母亲她17岁的女儿回家后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不告诉她原因,于是她陪女儿坐在沙发上搂着她,过了一会儿,女儿就不哭了。那位母亲始终没问女儿为什么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儿需要的不是提问而是慰藉。 沟通技术 想办法鼓励孩子道出心事,协助他们宣泄烦恼。 1.不随便插问打断思路,更不能轻易不相信他们。 2.不要主动解释、分析对方的想法和行为,因为有时会大相径庭。 3.不要过早表态,避免主观臆断, 与孩子的意图相反。 相互理解是打开心灵大门的关键 情景讨论:当孩子做错时…... 第一步你会对他做什么呢? 做错了,他的心情会怎样? 辅导孩子的策略与态度 当孩子发生问题了—— 1.明白孩子的“感受” 要比明白事情的真相更重要 (尊重情感) 2.孩子说,大人听,切忌大人说,孩子听 (注重合作)。 3.引导孩子面对问题,不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自理才能自立) 4.不急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