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巧生与小麦交友60年
庄巧生,1916年8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西南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祖母和母亲在家务农。父亲中等师范毕业后,落脚于荷属苏门答腊的一个荒僻小岛上教小学。庄巧生5岁那年,随家迁居南洋,就读于当地华侨创办的民德小学。1925年初小毕业后,随全家又回到福州城内定居。此后一家四口仅靠父亲教书的微薄收入度日,家境贫寒。1928年1月考入福州私立三民中学。读到高中三年级时,因学校闹分裂,转至福州私立三山中学,于1934年1月毕业。中学时代的庄巧生是在一个刚从农村过渡为城市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生活经验告诉他,只有自己刻苦努力才能立脚存身。为了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他自觉养成勤奋自学的习惯,并以优秀成绩豁免了几年的学费。中学毕业后因找不到工作而闲赋在家半年多。1934年夏福建省教育厅公开招考第三届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考试,理、工、农、医各有1~2个名额。这个信息给庄巧生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他在高中时对生物学颇感兴趣,所以决意报考农科。结果幸获录取,乃于1935年1月考入南京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就读,主系农艺,辅系植物。
一个家境贫寒、无力问鼎高等学府的穷学生,获此良机,哪能不竭尽全力以求上进。入学后,受到学习环境和周围气氛的熏陶,他的视野日渐开阔,领悟到学海无边,人生有限,惟有孜孜以求,方有可能达到理想境界。这时,他内心里已萌生了要在农学专业上不断进取的火种。
美好的梦幻并不等于现实。正当他藏身象牙塔里埋首苦读之际,中华大地响起了“七七事变”的隆隆炮声。刚从齐鲁大学农场暑期实习回宁度假的庄巧生,万万没料到“八一三沪战”竟会接踵而来。当他目睹“八一五”日军飞机第一次在南京市低空扫射的野蛮行径和国民党政府一炮不发软弱无能的表现时,在心中激起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仇恨和爱国抗日的热忱。他立即响应学生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为京沪线上撤下来的伤病员进行救护的活动。
战火继续西延,南京危在旦夕,金陵大学决定西迁成都.庄巧生随校转移,途经武汉、宜昌、万县、重庆,最后抵达成都华西坝。一路上,他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风险,过着流亡学生的生活,完成了学校布置的自修课程。1939年2月,庄巧生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获学士学位,并膺选为斐陶斐荣誉学会会员,被授予金钥匙奖。
几经辗转求进取
庄巧生从入大学的第一学期起,学业成绩就很出色,特别是最后两年门门功课全优,一时在校内传为佳话。当他上完四年级上学期时,便被系里提前推荐给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沈宗瀚先生,以便毕业后去该所贵州工作站照管沈亲自主持的全国小麦品种区域试验。1939年3月,庄巧生怀着第一次踏入社会、献身农业的满腔激情来到贵州工作站麦作杂粮系,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贵州省农业改进所农艺系主任沈骊英先生的主持下,分管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庄巧生将那一时期系里掌握的下乡调查资料和所内两年试验结果,整理成《贵州之小麦》一文,对该省小麦生态环境、生产概况、品种类型、种植技术和品种改良做了系统阐述。此稿经沈骊英审阅定稿后,作为中央农业实验所专刊第24号发表,这是有关贵州省小麦的第一篇历史性文献。文中指出:地方品种遵义136丰产性好,可以在生产上过渡利用,这一论断已被后来的实践所证实。
1940年8月,庄巧生回到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给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靳自重教授当助教。靳讲授细胞遗传学,而庄的毕业论文恰好是《小麦―黑麦属间杂种的遗传学研究》。他在两年半的助教生涯中,协助靳自重完成两篇小麦种属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报告。一是《蓝麦杂种后代的细胞学研究》,发表在《印度农业科学》(1943);一是“马卡小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刊登在美国《陶莱植物学会会志》(1944)。前者指出四川盆地边缘山区种植的“蓝麦”,属埃及的圆锥小麦,它与普通小麦杂交后Fl细胞学行为是典型的五倍体类型;后者对马卡小麦的系统发生学地位进行了探讨,它与斯卑尔脱小麦、普通小麦杂交,Fl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育,染色体配对也和一般六倍体杂种有所不同,同源性较小,因而对定名者关于马卡小麦起源进化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些工作在当时均属开拓性研究。
1942年冬,庄巧生辞去助教工作,应戴松恩之邀到恩施湖北省农业改进所任技师兼鄂北农场场长.由于场内人事磨擦,经费入不敷出,员工生活困难,以及衙门俗套、弄虚作假等等,他不甘心把自己的宝贵年华消磨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半年后便去职,也规劝戴松恩另谋出路。
1944年10月,庄巧生又回到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杂粮系任技士,此时所址设在重庆北碚。这年冬天,正逢考试院招收工矿、交通、农业科技人员赴美实习,他应试后被录取了。1945年7月,他到美后先被安排在堪萨斯州立农学院制粉工业系,在系主任L.A.谢伦伯格(Shellenberger)教授的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