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力系统过电压雷电及防雷装置.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系统过电压雷电及防雷装置

Chapter 2 雷电及防雷装置 Ch.2 雷电及防雷装置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2. 雷电参数 §3. 避雷针和避雷线 §4. 避雷器 §5. 防雷接地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电过电压 通常将雷电引起的电力系统过电压,称为大气过电压或者雷电过电压。 分类 感应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是由于电磁场的剧烈变化,电磁耦合而产生的 直击雷过电压(电力系统防雷重点) 直击雷过电压则是由于流经被击物很大的雷电流所造成的 危害 输电线路 在我国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总跳闸事故中,由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占40%~70%。 发电厂和变电站 直击雷或侵入波可能造成发电厂或变电所内重要设备损坏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云的形成 雷云带电 强气流使云中水滴吹裂时,较大的水滴带正电,而较小的水滴带负电,小水滴同时被气流携走,于是云的各个部分有不同的电荷。 水灾结冰时,冰粒上会带正电,被风吹走的剩余的水将带负电。 带电过程也可能和他们吸收离子、相互撞击或融合的过程有关。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云带电 雷云中的电荷分布往往并不均匀,形成若干个电荷密集中心,每个电荷中心的电荷约为0.1-10 C。 平均电场强度:1.5kV/cm 实测到在雷云雷击前的最大电场强度: 3.4kV/cm 稳定下雨时,大约只有 40V/cm。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云放电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云放电 先导 当雷云中电场强度达到使空气绝缘破坏的强度时,空气开始电离形成流注,流注的根部由于温度较高形成热电离,这就是先导。 先导以逐级断续方式前进,即走一段,停一会,再前进。每级长度约10-100m,平均50m。停歇时间10-100μs,平均50 μs 。由于停歇,平均发展速度只有(1-8)×105m/s。 末跃 当先导发展到地面附近,地面突起处可能产生向上的迎面先导。先导头部与地面(或迎面先导)之间的电场强度极高,间隙迅速击穿,该过程称为末跃。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云放电 主放电 当迎面先导与下行先导相遇,发生强烈的中和过程,出现极大的电流,称为主放电。 余晖放电 主放电结束后,雷云中剩余的电荷继续沿主放电通道下移,该过程放电电流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称为余辉放电阶段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雷电的能量和功率 雷电放电的瞬间功率极大,给人类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但能量却很小,无利用价值。 以中等雷电为例,雷云电位为50MV计,电荷Q为8C,其能量为: 假定放电电流为50kA,弧道压降为6kV/m,雷云以1000m高度计,则主放电功率P可达: Ch.2 雷电及防雷装置 §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2. 雷电参数 §3. 避雷针和避雷线 §4. 避雷器 §5. 防雷接地 §2. 雷电参数 雷电活动强度 雷暴日:是每年中有雷电的天数,在一天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雷暴小时:是每年中有雷电的小时数,即在一个小时内只要听到雷声就算作一个雷暴小时。 据统计,我国大部分地区一个雷暴日可折合为3个雷暴小时。 §2. 雷电参数 §2. 雷电参数 落雷密度 每一个雷暴日、每平方公里对地面落雷次数γ称为地面落雷密度。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取 γ = 0.015。但在土壤电阻率突变地带的低电阻率地区,易形成雷云的向阳或迎风的山坡,雷云经常经过的峡谷,这些地区 γ 值比一般地区大得多,在选择发、变电站位置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地区。 雷电通道波阻抗 主放电时,雷电通道如同一个导体,雷电流在导体中流动,因此,和普通导线一样,对电流波呈现一定的阻抗,该阻抗叫做雷电通道波阻抗 Z0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取 300~400Ω。 §2. 雷电参数 雷电流的极性 负极性雷占绝大多数,约占 75 ~ 90 %。加之负极性的冲击过电压线路传播时衰减小,对设备危害大,故防雷计算一般按负极性考虑。 雷电流幅值 雷击具有一定参数的物体(如后面将介绍的避雷针、线路杆塔、地线或导线)时,流过被击物的电流与被击物之波阻抗(Zj)有关,Zj 愈小,流过被击物电流愈大。 当Zj 为零时,流经被击物的电流定义为“雷电流”。实际上被击物阻抗不可能为零。规程规定,雷电流是指雷击于Rj≤30? 的低接地电阻物体时,流过该物体的电流。 §2. 雷电参数 雷电流的概率分布 §2. 雷电参数 雷电流的波头和波长 波头:1~5 ?s ,多为2.5~2.6 ?s 波长:在20~100 ?s 范围,多数为50 ?s左右 线路防雷计算 波头及波长的长度变化范围很大,工程上根据不同情况的需要,规定出相应的波头与波长的时间 规程规定取雷电流波头时间为 2.6 ?s ,波长对防雷计算结果几乎无影响,为简化计算,一般可视波长为无限长。 冲击绝缘强度试验 1.2/50 ?s §2. 雷电参数 雷电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