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编写国家创新基金-走出科技项目的误区教学幻灯片.pptx

如何编写国家创新基金-走出科技项目的误区教学幻灯片.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走出抓科技项目的误区 ;有多少误区存在;1、开展项目活动的核心要素 ——人才的评价和利用; 对“人才”应有一个明晰的新认识 即拥有进取心,已经或足以能够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投资项目、某一个核心工作团队中起到作用,能够参与创造市场所需之产品,并且能够使其所在的企业或团体在市场中获得经济效益的人(可以是非知识分子) 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 误区之一 对人才的认识不够深刻,对新技术的产业化前景估计过高,致使没有足够能力的人在从事着根本不可能实现或者意义不大的“创新”,却能够获得资金支持 误区之二 对项目的评价过多的依赖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技术专家而非项目专家和企业家,而大多数技术专家一生也没有一项已完成,并经产业化的成果项目;2、技术需要经历若干阶段的熟化过程; 误区之三 不论是项目业主、技术专家还是管理者,对项目的阶段认识淡漠,总是在提倡或期望找到“短、平、快”项目! 误区之四 对“专利”的期望过高,注重数量而不论质量,忽视了大多数专利的科技含量低,大多将最终进入可以免费使用的公有领域的客观现实,缺少对专利技术应用可行性的研究机构和人员!; 3、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大多支持以技术创新为主的项目,而这类创新的技术又多处于实验室或小试阶段;从中试到批量再到规模化阶段,由于所需资金巨大(几百万至数千万),科技管理部门的资助已成为杯水车薪; 误区之五 支持研发项目的门槛低,耗资过大;立项依据不充分,对技术路径普遍缺少科学研究,难做到知己知彼;项目支持缺少延续性,对关键的中试、规模化阶段缺少支持 误区之六 高估或轻信了中试项目单位的资金自筹能力,误以为中试项目可以取得贷款支持;4、由于科技管理部门的资金所限,资助的中试项目不多,资助批量和规模化的项目更少,以至于自身已很难找到一项真正由他们支持并成功产业化的项目;6、项目技术的可靠性、成熟性由谁评价; 误区之十一 缺少组织申报国家项目的专业机构,更缺少项目的前期策划人;重政府背景的事业单位,忽略了对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基本扶持 误区之十二 项目单位自请专家参与项目的鉴定、验收;鉴定过程简单,结论的得出缺少依据,被高估的结论又将成为项目得到进一步支持的要件之一;如何为项目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 ;从改变观念开始;(一)值得借鉴的“硅谷成因素” 1. 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 ----不分年龄、种族 2. 对失败的极度宽容 3. 对背判的宽容----员工可自由流动 4. 合 作----即使今天是对头,明天也可合作 5. 嗜好冒险---创业、生活均如此 6. 赚钱后不做守财奴 ----再投入创业环境中去 7. 热衷改变----自我淘汰掉昔日的辉煌和模式 8. 对产品而非金钱的痴迷 9. 机会的慷慨分布----谁也不妒忌谁,都有机会 10. 分享财富的强烈倾向 ----从认股权到给员工健康检查,免费午餐、晚餐,为家属办幼儿园,提供优惠退休金,至少在公司内部财富被分享而非独食 11. 勤奋工作 ;1、适应环境、改变自己 我们处在不确定时代, 面对不确定性唯一 可以做的事情是:改变自己! 必须经常重塑自我,有意识的在内部掀起“ 激进创新”的飓风 2、要做的是不断进行潜在危机诊断 居安思危,明确弱点;成功者大都在忧患 中崛起,失败者常常在巅峰状态跌入低谷;比 尔.盖茨观点:微软离破产只有18月,生活在惶 恐中;既关注大事,也关注细节 ;3、自信自强,结缘高手 自信自强—不妄自菲薄,勇气与智慧结合;结缘高手—合作与竞争;勇于直面大企业的竞争;与大企业合作增强实力、拓展业务领域 4、打破传统,创建规则 面临竞争的时候,要么遵守现有规则,要么打破规则并创建新的规则;创建规则常常可以带来超额的回报 ;几 点 建 议;1、加强对各类科学技术和项目知识的学习,对从事项目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普遍的专业培训 2、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有限资金用于不多的、值得支持的项目 (1)从立项开始,注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其评估,对于各阶段项目需要有组织、有计划、高起点的筛选立项,并逐步开展科研项目的招投标制度来确定研发的主体,从而打破现有的普遍申报形式;(2)要有大项目(产业化)概念、产业集 群和产业链概念 (3)注重每一个项目的真实性,要核实项 目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 (4)引入项目专家和成功企业家参与项目 评审的机制 (5)建立并完善项目的后评审、监察制度 (项目后评价的主体变革必将促使立项方 的普遍警醒,提高投资项目的成功率) ;3、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建立多支专业人才队伍,加大对中介机构环境能力建??的支持力度 (1)支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