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为安全演讲稿.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为安全演讲稿

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来自中心库的李燕,我演讲的题目是《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在开始我的演讲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台湾留学生在英国的亲身经历。 在英国,灯泡的包装纸上都会有这样一则警示--do not put that object in your mouth.意思是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这位留学生我们姑且称他为小Q,在看到这样一则警示以后,非常地不以为然,心想英国人难道都是傻瓜吗?谁会把这东西放进口中?再说,既然放得进去,难道还取不出来? 一天小Q与他的印度朋友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争执,小Q坚持认为既然放得进去就一定可以取得出来。印度朋友则说灯泡的包装纸上这样标明一定有它的道理。双方争执不下,小Q窝着一肚子火回到宿舍,拿起一个普通大小的灯泡躺在床上左想右想,始终认为自己没有错,为了印证印度朋友的无知,同时本着科学家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小Q决定要亲身试试。在给灯泡擦了一点菜油之后,小Q很轻易的就把灯泡放到了口中,照这样看要拿出来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小Q得意的心想。于是他用手轻轻的把灯泡往外抽,事与愿违,灯泡没有被抽出来,可能力度不够吧,那就再加一点力,还是不行,嘴再张大一些,再加一点力,再加一点力,天哪,灯泡真的卡在口里了……看来,小Q自己是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了,于是,他找人帮忙叫来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一见他便哈哈大笑,还不停说:一定是你的嘴太小了,如果是我的嘴就一定没有问题…… 可以想象小Q在医院受到多少没有恶意的嘲笑,在经过几个小时的煎熬之后,医生敲碎了灯泡,取出了碎片,当时小Q就想:这世上一定没有像我这么傻的人了。当他走出医院,迎面走来一个人,正是刚才那位出租车司机,口中含着一个灯泡……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朋友一定会心地笑了。是啊,听起来多么地简单,多么地不可思议。不要把灯泡放入口中,却是我们前人的经验总结,正如我们的规章制度一样,它,是我们的前辈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有些甚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我们应该也必须时时刻刻遵守安全规章。然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像小Q这样的勇士却大有人在,他们不屑于遵守简单的安全制度,而宁愿相信自己所谓的推理或不可靠的经验。事实上,大家所熟知的习惯性违章,就是由此而来。说起习惯性违章,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一定比我更为熟悉,知道它是不对的。但是,环顾我们的日常工作,习惯性违章却又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总是有部分职工图省事、怕麻烦,存侥幸,一工作起来就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于不顾,怎么方便怎么干。在习惯性违章者眼里,这样做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事实是这样吗?忘不了2003年12月23日22时许,位于重庆开县的中石油川东北气矿发生的特大井喷事故,大量毒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